京剧文粹
 
 
 
 
 
 
 
 
 
 
数字技术放大舞台艺术之美​
国粹京剧   2023-10-28 09:31:10 作者:徐梦露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大小:[][][]
数字技术放大舞台艺术之美

        在数字戏剧实验室,伴着京胡的琴声,青年“梅兰芳”走向舞台中央,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由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数字梅兰芳”项目,通过高仿真数字人技术,对京剧大师梅兰芳进行复现,形成了在外貌、形体、语音、表演等各方面都接近真人的“数字京剧人”。这一项目未来将在国粹传承、传统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作用。

        “数字梅兰芳”只是戏剧领域数字化应用的一个缩影。回顾戏剧发展历史,科技应用与科艺融合的实践屡见不鲜。从早期戏剧舞台上的声、光、电,到现在的实时影像、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科技改变舞台面貌和观演关系,也不断激发戏剧艺术的创造力和可能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在戏剧艺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许多艺术院团着力推动数字剧场建设与传播模式创新。如国家话剧院打造的智慧剧场、各大院团基于5G技术推出的舞台演出直播等,都是戏剧数字化探索的新成果。

        这些实践也让“数字戏剧”的发展前景越发明朗起来。数字戏剧以戏剧与影视相结合的形态示人,它像传统的戏剧那样在剧场演出,同时又像影视作品那样可以完整立体地进行远程传播,它的一大特点是“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应用。不同于录音录像、电视转播、网络直播等拍摄和传输方式,数字戏剧将对传统剧场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传感器对声音、画面、表演等多模态数据进行全面化采集,然后经由数据资源多维度智能化传输、立体动态影像精准化复现等,将舞台“平移”到家中,使观众在家看戏成为可能,并且实现从“在线观看”到“在场体验”的转变。模式识别、实时渲染、人机交互、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的应用,将为人们打造一个高沉浸感、高真实度、高便捷性的戏剧观演空间。

        当前,业界对数字戏剧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实体剧场空间的极致化利用、数字孪生演员的研制、LED数字虚拟拍摄等方面。未来,数字戏剧将持续带来戏剧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不同剧场的舞台空间可以有机整合,虚拟场景与真实舞美可以无缝融合,数字虚拟演员与真人演员可以同台演出,观众与演员可以远程互动。演职人员异地排练、观众席位有限等难题将迎刃而解。随着空间数据远程传输得到普及,智能戏剧艺术空间还将与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融合,激发更多文化服务实现智能化转型。

        戏剧观演的过程就是台上台下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现场性是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戏剧数字化实践,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把戏剧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更广大观众,让“在场”“实时”“沉浸式”观演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平衡好艺术与技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尊重艺术创作和传播规律,让技术放大艺术之美、彰显艺术魅力,显得尤为重要。相信科技在戏剧创作传播中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戏剧艺术的审美场景和交互体验,满足当代观众需求,绽放戏剧艺术新的光彩。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戏曲现代戏创排是检验继承与创新能
高科技进入戏剧舞台的利与弊
舞台艺术如何迎接科技变革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戏曲流量如何变“留量”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清宫唱戏轶事
谈言慧珠之组班​
老谭的髯口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tp钱包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