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不是时尚附庸,更非供奉遗产
国粹京剧   2012-06-16 12:00:15 作者:端木刑天 来源:新浪博客 文字大小:[][][]

        我爱泡妞,不爱搞基。我爱听歌,不爱看戏。而我泡的妞喜欢看戏,我自然也就耳濡目染了,受她影响,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边是时尚秀场、潮流衣装、写真摄影,京剧元素的盛行,一边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内京剧观众的沉寂与老化。名家和票友相依相偎,那些演了千遍的经典剧目因此传承,仅有的几座标志性戏院也依然是戏迷们的专属。创新的作品,或者被冷落,或者被当做时尚附庸娱乐消遣而受追捧。

        2010年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面对国际确立其重要性的同时,也好似向国人敲响了一记警钟,京剧在发展了近300年后,开始面对时代演进带来的生存危机。京剧精髓的传承和适应时代与市场需求的创新,是京剧走向未来之路的两盏明灯。然而,在这个传承与创新并济的种种尝试中,京剧精品的打造和京剧的普及却极其晦涩艰辛。

        京剧泰斗谭孝曾出身梨园世家,他的太祖父谭志道、高祖父谭鑫培、曾祖父谭小培、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全部从事京剧行业,到了谭孝曾,已经是谭门第六代了。谭孝曾认为民族传统艺术并未衰落,他说:我一年500场演出安排,上镜率其实比歌星影星高多了,只是大家不认识我……因为舞台上我都画着大花脸!

        而对于那些学习京剧的年轻演员们来说,多数人毕业就改行,这也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惯性。很少有人真正把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投入到博大精深的京剧事业当中去。

        以上种种,归根结底在于京剧观众的日益流失。尽管外国友人乐不可支地称京剧为“东方神奇”,但是在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所造成的文化断代,一些年轻人对京剧的印象,却还停留在鲁迅先生《社戏》中对小旦咿咿呀呀的不耐烦的描述中,很少有人知道周杰伦《双节棍》唱词中的快板也源于京剧的典故,有些人甚至认为京剧是听不懂的陈词滥调。由于本身没有机会全面了解京剧,以讹传讹的偏听更使很多新观众顿足不前。

        另一方面,以都市白领为主体的部分小资,却认为京剧是新贵们的文化消遣品。因为京剧长期位居高端演出市场,一场戏的平均票价都在百元甚至千元,被当做品味礼品馈赠的比自己花钱消费的情况多,而送人或者受赠都是很体面的事情。对于这一类人,我不想称赞或批判他们理解和欣赏京剧艺术的动机与能力,毕竟,他们推动了戏迷以外的更多观众走进了剧场,他们在近距离接触京剧艺术的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推动了京剧的发展。

        那么,京剧到底会不会消亡,京剧的前路在何方?京剧是不是也需要和其它曲艺形式一样求创新求发展,与时俱进才能重回主流?怎样的创新发展才是既保留京剧艺术的精髓,又能为现代人接受和欣赏的?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如同相声界出现了一个天才的郭德纲一样,京剧的传承也需要出来一个像郭德纲一样,既能聪明地继承,又能大胆地创新的俊杰之人。

        出生在京剧世家的京剧创作人、出品人马康儿,为打破京剧给年轻观众造成的年代距离感,吸引更多新观众走进剧院,让新观众融身其中,体验京剧盛世中国粹之美,发誓首创京剧和话剧融为一体的演绎形式。为了这个梦想,三年多以来,马康儿一边潜心创作,一边奔波在为剧目拉支持的路上,同时放下了京剧人惯有的清高,向更多文化艺术爱好者甚至大学生宣传自己的剧目、赠票、求支持、求意见,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最终出品了让观众耳目一新的《穿越后梅兰芳时代》。

        因为女友的戏迷身份,她一直很关注这个人以及这个人出品的剧目,她给我讲了她的很多事情,我深受触动,并且为前几日与马康儿微博的京剧听不懂论的争执有些微歉意。所以,前几天特意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了这个有人质疑、有人力挺的《穿越后梅兰芳时代》,看过之后颇有感慨。这剧不同于普通京剧,话剧串着京剧,京剧连着话剧,就跟郭德纲刚开始弄他的郭氏相声一样,由现代时尚小年轻贯穿始终的《打焦赞》、《游龙戏凤》、《探阴山》、《望江亭》,简直是横空出世,劈面惊艳,新的形式竟令我这样一个“被动京剧关注者”变成了国粹艺术的主动跟随者,很是意外!

        在我看来,《穿越后梅兰芳时代》是一部吸纳了很多时尚创新元素在里面的京剧,既是一种大胆的前无古人的尝试,又是京剧创新与传承之路中的必然产物,非常贴近80、90后等年轻观众,因此,倘若一炮打响,顺理成章;如果一鸣惊人,毫不夸张。原来京剧并非时尚附庸,更不是供奉遗产。原来年轻人并不是不爱看京剧,而是不喜欢看因陈守旧、一成不变的京剧。就像戏里面唱的那样,马康儿用自己的创意给京剧“插上一朵海棠花”,京剧就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模样。这样的京剧,我喜欢。这样的形式,我尊重并且推崇!

        当然,不可否认,现在仍有很多青年人对这种形式保有质疑,并且依旧对京剧提不起兴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支持或者质疑甚至谩骂,都是由于文化断代造成的京剧市场缺失,以至很多年轻观众没有足够信息通道去充分了解京剧国粹,很多人也从未曾走进剧场看过一场京剧表演。我们需要更强的包容心,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众。这种京剧走近年轻观众的探索与磨合,都是京剧创新与传承之路中的必然产物。我也没有兴致和资格去评价《穿越后梅兰芳时代》的种种,但我仍对出品人充满敬意,祝愿她在京剧创新与传承的路上走得更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