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好汉要提当年勇——看重阳节老艺术家演唱会所想到的
国粹京剧   2012-11-07 11:07:24 作者:听涛声 来源:中国京剧论坛 文字大小:[][][]

        24日晚在电视机前看了今年的重阳节老艺术家演唱会,大家评论都有很多,主要是一些艺术家带给大家的惊喜,比如今年露面的王玉田、吕东明、刘志广,以往已露面今年仍然保持良好状态的黄少华、舒昌玉、李鸣岩、沈健瑾、薛亚萍、陈朝红等,特别是看着让人百感交集的钱浩梁、曲素英夫妇……每一位京剧迷心情都是一样的,都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这些老艺术家,能唱的唱一段,不能唱的露露脸,因为他们曾经带给大家艺术上的享受,人们喜爱他们,欢迎他们。于是我在想,与其我们的戏曲频道播一些大家不甚喜爱的节目,比如《花为媒》、《花木兰》、《刘三姐》、《刘巧儿》(不是这些老电影不好,而是重播率太高),比如还没到晚十点就播电视剧,比如那个娱乐节目(叫不上来名字,财经频道主持人主持那个),而戏迷们呼吁多次的老艺术家当年的录像,真的是很少能够看到,要知道这些好汉可是有着“当年勇”啊,为什么不播他们的节目呢?

    播出老艺术家节目的好处

        播出老艺术家当年的节目,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可以让人重新领略真正的老艺术家的风采,再次给广大戏迷带来艺术上的享受。第二,可以让青年演员有一个直观的学习观摩机会,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典范。第三,可以丰富荧屏,使戏曲节目丰富多彩,因为这个节目源可以编辑成三种形式播出:第一种形式是原版整出大戏,第二种是选取其精华场次,第三种是选择其精华桥段。这么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再说节目源,我现在不用查资料,就用脑子想就有太多太多,记得刚刚粉碎“四人帮”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老艺术家张君秋、赵燕侠、李万春、童芷苓、李玉茹、袁世海、李和曾、杜近芳、厉慧良、张世麟、张云溪、张春华、关肃霜、谭元寿、马长礼、李慧芳、李丽芳、梅葆玖、童祥苓、汪正华、程正泰、高宝贤、景荣庆等劫后余生,功力犹在,经常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第二代毕业生杨秋玲、刘秀荣、刘长瑜、孙岳、冯志孝、张学津、杨春霞、李炳淑、李崇善、李玉芙、齐淑芳、李光、吴钰璋、李长春、孙毓敏、张曼玲、李鸣岩、王晶华、王梦云、王晓临、马永安等正值四十上下,恰逢艺术上最好时期,好戏连台,此起彼伏。加上新秀李维康、耿其昌、李欣、杨淑蕊、阎桂祥等风华正茂,京剧舞台真的是一派繁荣。

    依稀记得的当时央视播出的京剧节目

        当时中央台(那时还就一套节目)每周都播一出京剧,记得我那时候还小,家里没有电视,邻居家买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每天晚上都要聚集许多邻居一起看电视,每周我从图书馆抄来电视节目表,而京剧节目大家也都在一起观看了,所以我粗略地记得中央台有的京剧录像有这样一些:张君秋、刘雪涛、郭元祥、耿世华的《望江亭》;张君秋、刘雪涛、赵乃华、耿世华的《西厢记》;赵燕侠、袁世海、李万春、谭元寿、言少朋、马连良、王和霖、周和桐、刘雪涛、耿世华的《龙凤呈祥》;赵燕侠、刘雪涛、宋丹菊的《白蛇传》;赵燕侠的《拾玉镯》;赵燕侠、刘雪涛的《碧波仙子》;冯志孝、袁世海、叶少兰、李宝春、王忠信、陈真治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李和曾、赵燕侠、袁世海的《闯王旗》;童芷苓的《宇宙锋》;关肃霜、高一帆的《铁弓像》(当年是实况转播);高盛麟、刘秀荣的《打渔杀家》;高盛麟、马名群的《古城会》;李鸣盛、赵荣琛的《汾河湾》;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景荣庆、高玉倩的《三打祝家庄》;李和曾、景荣庆的《孙安动本》;李和曾、景荣庆、辛宝达的《胭粉计》;李和曾、辛宝达《哭秦庭》;李万春、毕谷云的《平贵别窖》;袁世海、李金泉的《李逵探母》;李金泉、李世霖的《罢宴》;杜近芳、宋小川的《柳节日记》;杜近芳、叶少兰的《断桥》;杜近芳、叶少兰的《谢瑶环》;李慧芳的《穆桂英》;谭元寿的《战太平》;谭元寿、马小曼、张春华《打渔杀家》;张云溪、张春华、景荣庆的《三盗令》;汪正华、程正泰、方荣翔的《伍子胥》;方荣翔、万一英、裘少戎、王树芳的《遇皇后 打龙袍枪》;程正泰、方荣翔的《清官册·审潘洪》;杨秋玲、王晶华、冯志孝、孙岳、郭锦华、梁幼莲、肖润增、李嘉林《杨门女将》;杨秋玲、李嘉林的《宇宙锋》;杨秋玲、肖润增、肖润德的《潇湘夜雨》;杨秋玲、朱秉谦 、肖润德的《凤还巢》;杨秋玲、李鸣岩的《捧印》;刘秀荣、张春孝的《十三妹》、《穆柯寨》、《窦仙童招亲》;刘长瑜、寇春华的《春草闯堂》;刘长瑜、刘学钦的《花田错》;刘长瑜、郭自勤《红楼二尤》;孙岳、杨秋玲、吴钰璋、肖润增、俞大陆、王晶华的《满江红》;孙岳、方荣翔的《捉放曹》;李崇善、李嘉林的《失街亭》;孙岳、吴钰璋的《空城计》;王则昭、李嘉林的《斩马谡》;马长礼、高宝贤、杨淑蕊、郝庆海的《赵氏孤儿》;张学律、黄汝萍的《苏武牧羊》;张学津的《击鼓骂曹》;李崇善、陈正薇的《打渔杀家》;齐啸云的《铡美案》;李崇善、李玉芙、孟俊泉的《正气歌》;杨春霞、王晶华的《穆桂英挂帅》;杨春霞、王昌华的《锦车使节》;李维康、李欣、耿其昌的《秦香莲》;李维康、李光的《恩仇恋》;李维康、耿其昌的《李清照》;孙毓敏的《金玉奴》、《双玉缘》;吴素秋的《苏小妹》、《孔雀东南飞》;杨荣环的《福寿镜》、《昭君出塞》……太多了,写不过来了。

    编辑加工是电视工作者的职责

        除了中央台有的京剧录像,还有近些年的音配像,加上京剧电影,以及上海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众多的京剧录像,这众多的节目源,戏曲频道的编导们可以编出很多类型的节目。但这需要电视工作者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起码的专业知识,要有编辑意识,一个懂行的编辑太重要了,我们这批当年还是小孩子的戏迷,如果不是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的一出出、一台台京剧节目录音,不可能喜欢上京剧。怎么才能让人喜欢上京剧,那就得有全剧、有专题、有选场、有选段、有专家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观众奉献高质量的戏曲节目。我初步可以编出这样几类:1.“戏曲典藏”-照顾新老戏迷的节目,就是播放大戏,也就是全剧播放,对原来画面不太好的,做一些技术处理(这点上上海中唱公司做得很好,他们出的一些老录像,都做了很好的技术处理。),在播这类节目时,最好请当时的相关人员或编剧导演,或演员、琴师,来谈一谈当时演出的台前幕后。2. “戏曲精萃”-选取当年录像最经典的场次,予以播放,请嘉宾讲解其精华在哪里,怎样欣赏,其中演员一些技巧是怎么来的,怎样为人物服务的,这其中哪些东西已经流传于世等等;3. “戏曲名段赏析”,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京剧选段,我觉得现在播选段不能是简单的连接,而应该有编辑意识,可以一个流派的唱段编在一起,要有懂得流派的人讲解。比如流派创始人一段,下面是各位传人的唱段,可以在体会各自传承的不同特点;也可以是演员演唱的同一段唱,每个人都是什么特点由观众欣赏而知,也可以是不同流派演员唱同一唱段,让观众领略不同流派的风采……

        如果资源可以共享,上海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应该还有大量的京剧录像,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上海台1984年录制的“著名中青年演员汇演”的剧目,真是太精彩了。其中尚长荣、王梦云的《李逵探母》给我的启发太大了。王梦云的李母根本没有像现在的演员浑身使劲,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尚长荣的李逵在见娘时一个正面相扑,让人为之动容,类似的录像为什么要埋藏而不让人欣赏呢,有百利无一害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呢?

        在播出老录像的同时,还要抓紧对现存的老艺术家进行录音录像,这方面的遗憾太多了。现在能动的老艺术家,能演什么录什么,不能动的能说什么戏就录下什么戏,这都是财富啊,是我们将来京剧的遵循呢?光阴似箭,时不我待,这个时代需要干事的人,可能有困难但是想想我们的职责,没有理由不去做,不去做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