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纪录片《京剧》之二《宇宙锋·呐喊》 选对了题还需知如何用
国粹京剧   2013-06-07 10:53:21 作者:伍铱铱 来源:京华时报 文字大小:[][][]

        纪录片《京剧》第二集用《宇宙锋·呐喊》命名,前者是梅兰芳大师的代表作,令戏迷立即能联想到一个明艳、大胆、反抗恶势力的女性形象;后者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同名,它对中国旧制度及陈腐观念进行了最深刻的剖析与否定。以此来表现辛亥革命前后京剧及艺人们的命运与选择,相当有看点,但是浮光掠影式地点到为止,没能反映出京剧这一段历史的厚重感,也怠慢了时代的风云际会中艺术领军者变革的自觉。

        在大革命背景下考察京剧的传承与发展,考察演员团体为摆脱“下九流”身份付出的努力,是一个不错的选题,而且编导也选对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潘月樵。仅从他身上就可以完成第二集的两大主题:一是京剧演员要求社会给予平等的地位,给予尊重;二是窥见西方艺术的先进时,京剧演员们以极大的勇气与热情主动更新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遗憾的是,片中对潘月樵的介绍少得可怜,仅剩下“京剧艺人”“少将”等身份符号和简单的生平,使人难以感受到他一番惊世骇俗的作为,也无法提及潘月樵作为演员对新事物的主动吸收——他排过时装戏,创过新腔,在舞台上使用过光学机关布景,是位很有创新精神的演员。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却苍白地带过,实在可惜。

        这一集还选择了谭鑫培与梅兰芳,讲述京剧艺术进化的主题。类似的内容,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曾经做过充分演绎。相比之下,纪录片引用的资料及采用的观点都属于科普级。

        仅简单地罗列了“一桌二椅”“听戏”“看戏”等概念,而忽略掉梅兰芳时代作为京剧史上继程长庚、谭鑫培之后的第三高峰,为京剧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

        流于表面的资料可以堆积出足够的片长,而更深刻、更广博、能够启迪智慧的内容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具备的品质。当缺乏第一手的影像材料时,通过多层次的采访,借京剧行内人、学者、资深爱好者等的讲述或观点完全能弥补、提升深度。可就本集看,并没有哪位受访者给出或剪辑出有分量的东西。没有利刃般的观点,也没有喷薄的叙事,在百多年前的大革命时代,京剧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经历了何种蜕变,本集留下的不过是雾里看花般浅浅的痕迹。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