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为大家立传,普及戏曲教育亦是当务之急
国粹京剧   2013-06-18 10:54:17 作者:陶然之水 来源:千龙文化 文字大小:[][][]

  报载:近日,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戏曲艺术家传记中心在梅兰芳大剧院成立,首批将推出五位京昆大家梅葆玖、谭元寿、叶少兰、李世济、蔡正仁的传记。在当今叶派掌门叶少兰看来,“与传记作者聊天的过程需要系统回忆自己从艺的经历,把这些介绍给后辈,推动京剧小生行当的社会认知。所以写传记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再进修的过程,我视传记为一本教材。”据悉,明年初,五本传记将同时出炉。

  戏曲之美,在于受众的文化熏陶的环境养成。为京昆大家立传是功德之举,有几人可以读到是个问题,但如果本传记出炉后能广泛影响受众对中国戏曲产生兴趣,即是个大美之美的文事。

  五位京昆大家梅葆玖、谭元寿、叶少兰、李世济、蔡正仁的确都有过人之处,若以当下戏曲界在世的演员作为参照系,五位都是名副其实的梨园名家,依例树传是一段佳话。如果话题放大到中国戏曲的现状中看,或许立传的范围应该更扩大一些,五位大家的老师都是经受过传统戏曲教育科班制出来的,同辈的梨园弟子们都应该通过文字留下上一辈老师的经验和技艺,否则,中国的戏曲传统内容的精髓真的就失传了。

  人物传记无疑是中国戏曲普及教育的教材式文本,“京昆大家”的名头显然会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当下人们对“大家”的标准是什么,对戏曲专业人士来说是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凡事都是有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已故戏曲专家朱家溍先生曾论及现代的京昆名家能演多少出戏时说:“当年挑班的演员没有二百出戏是不敢挂牌的。我想从二百出到一百出,从一百出到五十出,再从五十出到二十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恐怕是再清楚不过了”。与此论点类似的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张关正教授,他认为,“我们这一代比起我们的前辈就是半瓶子醋,能学、能会五十出戏的人就算不错了,几年后我们都到了退休年龄,活跃在舞台上和课堂上的将是我们的学生辈,他们能学、能会二十出戏也就不简单了。而我们的前辈哪一位不会一百出戏以上呢?您说学了二十出戏就要教戏,这是多么可怕呀。我们总说狼来了,如今这狼可是真的来啦”。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比较著名的中年京剧演员一般也就会唱四五十出戏,而正在走红的青年京剧演员(包括研究生班毕业的)也就会唱二十出戏左右。”,“大家”的标准是会多少出戏已然是不得而知,中国戏曲的现状堪忧却是一目了然。

  毫无疑问,“大家”们是继承了他们之前的戏曲前辈的艺术传承的,尽管因为种种原因现世的“大家”们无法与前辈同日而语,却能够在戏曲教育普及方面为后辈以及潜在的观众给与更多的滋养。就像白先勇先生在大陆各个高校所做的戏曲推广工作,即便有很多做法是需要商榷的,但很多人由此开始关注戏曲,并且有兴趣了解戏曲是很多“大家”之前没有兴趣参与的。没有观众就不可能有戏曲的复兴,中国戏曲的真正复兴需要先普及戏曲教育,民众对戏曲产生兴趣才可能关注戏曲,走进剧场,才可能有父母去培养孩子学习戏曲,形成良性循环的艺术氛围。

  中国缺乏对全民戏曲知识的教育普及,中国戏曲学院如果只停留在演员的培养方面,恐怕很难融入到戏曲复兴的文化重建行动中来,出京昆大家的系列传记应该是个不错的开端,不过,如果能够让戏曲以其他形态的载体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公民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