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不应为了渲染悲情而制造悲情
国粹京剧   2013-07-04 17:51:52 作者: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字大小:[][][]

——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

    日前,纪录片《京剧》在戏曲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认为,这种争议“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谢柏梁说:“国家电视台为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剧种——京剧拍纪录片,这种行为我们是鼓励支持的。大陆相较于台湾的教材,尤其是古代文学教材中,戏曲的比例太少。我们的主流媒体有责任在文化战略上去推广我们的戏曲文化、古典文化。因为我个人去国外的机会较多,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世界工厂’ ,他们并不了解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让我们的年轻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纪录片《京剧》是一种比较好的大众传播方式。前些年,央视还做过《昆曲六百年》和梅兰芳的专题片,效果都不错,我希望央视能把节奏排得更密集一些,争取每年创播一部关于戏曲的纪录片或专题片。 ”

  《京剧》一经播出,便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 ,谢柏梁认为网友的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在处理京剧历史和文化的“深与浅”的问题上和立场的选择上, 《京剧》存在着一些问题。谢柏梁说:“大众传播如果能做到雅俗共赏,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做不到,那就要考虑普及度,毕竟追求深度,大家可以去看论文和专著。在这点上, 《京剧》追求普及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京剧》在立场上是有偏颇的,整体上也不够大气。比如《京剧》整体的基调是悲悼、凄楚的,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京剧会那么受欢迎吗?片中对京剧这门艺术明亮阳光的地方表现得太少。片中对谭鑫培的讲述是不准确的,仿佛满城争说‘叫天儿’成了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靡靡之音,其实不是这样的。谭鑫培工老生,唱腔是很慷慨激昂的,这是提振人心的,正是因为当时的观众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末世的情绪,才会喜欢谭鑫培的唱腔。与之对应的是梅兰芳的旦角的兴起,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变了,才有了青衣、旦角的受捧,戏曲变成鲁迅先生说的被‘罩上玻璃罩’ 。但这在《京剧》中被割裂和颠倒了,而且片中渲染谭鑫培的‘失败’是因为梅兰芳的崛起,其实谭鑫培不是失败,他当时的受众还是挺多的,包括今天谭鑫培依然是大家公认的大师,但从《京剧》中看不到这种历史化的视角。 《京剧》中为了渲染悲情而制造悲情的故事是不对的。再如,片中谈到四大名旦时,后来又拿四大鸡蛋来对应,这对人至少是不尊重的。而且这种调侃的态度有些恶搞,因此,总体看来, 《京剧》的情绪是比较极端的,一面是极度悲情,一面又是恶搞,不够大气。 《京剧》认为京剧是‘亡国之音’ 、而艺人的结局是凄惨的,如果真是这样,京剧恐怕也不会流传下来,如果真是这样,那观众看了之后,恐怕只会更疏远京剧,而不是亲近京剧。 ”

  世界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中国第一部电影恰恰就是戏曲纪录片。按理说,纪录片《京剧》有那么多珠玉在前,在美学和技术上是不存在障碍的,可恰恰是“画外音、情景模拟、人物访谈”这三板斧饱受诟病,谢柏梁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他说:“纪录片的真实性特别重要。一些关键场面反映得太少,文献用得太少。这不是找几个人做替身,在上海外滩拍一下就能解决的,尤其是模拟金少山倒下的镜头,这些镜头过度出现让人看了并不舒服。其实,京剧上的这些流派都有延续和传承的,完全可以用今天的演员演出与梅兰芳这些老前辈们的影像资料做对比,把余叔岩先生的唱片播出来和今天的唱腔对比一下,这样就有历史的纵深感了,而且是真实的东西,这样也能把今天的戏曲传承状况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这么做是需要胆识的。个人觉得,拍这样的纪录片,宁可慢,也要精。 ”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要让戏曲火“出圈” 总共分几步?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