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窦娥冤》:悲戚有余 力度不足
国粹京剧   2014-04-09 09:44:16 作者:乔宗玉 来源:北京日报 文字大小:[][][]

        春天伊始,北京京剧院青衣沙霏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程派剧目《窦娥冤》。该剧又名《六月雪》,改编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同名杂剧,并吸收了明代叶宪祖的传奇《金锁记》的部分情节。

        京剧《窦娥冤》改变了元杂剧“窦娥”更为不幸的命运——童养媳、丈夫早丧。京剧“窦娥”生活在一个小康的婆家,丈夫斯文上进,一切皆因为张驴儿母子恶奴欺主而改变。丈夫赶考途中被暗害,张驴儿错手毒死老娘,却诬赖窦娥婆婆。窦娥不忍心见婆婆受刑,便一应承担罪名,被糊涂官判了死刑。原著中,婆婆曾答应嫁给张驴儿的爹,让窦娥嫁给张驴儿,这一有悖人伦的情节被删除了。京剧里的婆婆尽管懦弱,却在名节上毫不退让。

        在我印象中,同类题材里,赣剧青阳腔《窦娥冤》(涂玲慧饰“窦娥”)悲怆激烈,尤其《法场》一折,充满了一个弱女子对司法不公的满腔悲愤与血泪控诉,一步、一唱,感天动地。京剧程派以演绎悲剧女性著称,唱腔低沉幽咽,却又婉转无比,富于文人气息。程派的“窦娥”显然更归于大家闺秀一流,温文的蒲柳弱质,由一个衣食无忧的少奶奶转瞬变为一个含冤受屈的阶下囚,“冤”胜于“愤”,所以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于赣剧“窦娥”。

        京剧《窦娥冤》的精华在于《探监》、《法场》。《探监》中“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法场》中“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都是经典的名段。说白了,看京剧《窦娥冤》,就是等这两段唱,观众才过瘾。作为青年演员,沙霏形象靓丽、清瘦,也符合“悲旦”的形象,但在表演、唱功上无疑仍要加强。

        首先,程派的发音是“四大名旦”唱腔中最复杂的,“嗽音”、“脑后音”变化多端,妙不可言,而沙霏显然尚欠火候,气息调整不够灵活自如。二则表演上,戏曲讲究“移步不换形”,在严格的程式中把握各个角色的不同特点,故而程砚秋大师塑造出“薛湘灵”、“窦娥”、“张氏”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却同属于“青衣”行当的角色。今天的京剧演员,不单是沙霏,绝大部分缺乏生活体验、角色体验,一亮相,都像“瓷娃娃”一样美丽,可就是无法抵达人物内心。故而,今天我们看到的“窦娥”更像一个哭哭啼啼的“林黛玉”,不像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坚强女子,一个懂事的小媳妇儿。“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加强对角色的琢磨,才是青年演员更应该注重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京剧《窦娥冤》不如赣剧精彩。这似乎说明,京剧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低谷,正如清代中期戏曲“花雅之争”中“花部”胜出,地方戏在发展中、在与民间的密切交流中,不断彰显活力。今后如何继承和发展,是当前京剧人更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