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小议两出京剧《翠屏山》
国粹京剧   2014-07-29 10:38:50 作者:caolao 来源:复兴论坛 文字大小:[][][]

         《翠屏山》是一出生活气息很浓的京剧传统名剧。剧中的潘巧云是“筱派”“荀派”等花旦拿手戏。剧中的石秀则老生、小生、武生都演,老生谭鑫培不用说,小生以叶盛兰常演,武生以王金璐常演。人们容易忽略,王金璐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黄(月山)派”武生传人,而《翠屏山》很早是“黄派”的拿手戏,“黄派”的武戏重唱,在《翠屏山》中就以饱满的西皮见长。大大咧咧的杨雄则花脸和里子老生皆演,侯喜瑞就演过杨雄。

         最近空中剧院播出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版”的京剧《翠屏山》,在访谈节目中王立军谈到他请教过武生大师寿星王金璐。有笑话说,上世纪四十年代王金璐“杀”得最多的是言慧珠,因为他们两位合作《翠屏山》最多,有时一天还“杀”两次:因为言慧珠爱演双出,武松杀潘金莲又石秀杀潘巧云。

         三年前北京索明芳李阳鸣等演出此剧遗憾我未能欣赏到。但我很早就看过“音配像版”的《翠屏山》,是孙毓敏、韩相吉等的音、许翠、周龙等的像。这次很容易把同剧演出作些比较。我觉得“音配像版”的《翠屏山》从表演上讲整体比较协调,角色整齐配合默契。“荀派”花旦的表演相对以“媚” 见长,更擅唱和演出“思春”的心理反映;许翠是个“表情姐”,加上孙毓敏出色的唱功,演活了潘巧云。周龙是优秀的武生,能演出石秀“拼命三郎”的性格,基本功扎实,以“六合刀”为主的舞刀比较火爆耐看。整出戏前“京”后“梆”,因为梆子的调比西皮更加能衬托后面的紧张气氛。但是,“音配像版”《翠屏山》是传统戏的“改编版”,强调了潘巧云是为“青梅竹马”的爱情而死,所以“思想性”、情节、唱词与传统有异,脱离历史特点,这是我不欣赏的地方。这种改动与八九十年代的时代特征有关,记得当时文艺界正括起要为潘金莲正名之风。

          “上戏版”《翠屏山》以“筱派”演潘巧云 。“筱派”花旦的表演相对以“辣”见长,更擅以形体和技巧反映心理活动。青年教师牟元笛很好地继承了踩跷和各种跌扑功夫,因为是乾旦体力上更胜一筹,眼神的运用也特别注意。王立军是优秀的武生演员,功架漂亮,以“六合刀”为主的舞刀比较规范,嗓子不错,武生风格的西皮演唱有味。但是,表情的起伏不大,如酒馆一场中酒保指出石秀的“气色不对”,“拼命三郎”此时的神情应该是非常焦躁亢奋的,但没有,给人比较淡定的感觉,直到舞刀时才加强了“狠”劲。此外,老艺人金锡华继承传统的演法起了很好的示教作用,过去上海老一辈的名丑如刘斌昆、筱文林、韩金奎等都擅演海和尚并形成海派风格,但这次演出中海和尚的外形与潘巧云反差太大,巧云明显喜欢“帅哥”而不是“大叔”乃至“大爷”,所以如果不是教学示范演出,形象上就容易给人一些不协调的感觉。至于骨子老戏的“思想性”,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念来要求它,不过这出戏当前正好碰上全民谴责“出轨”“小三”“通奸”的现实了。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青年花旦演员将“筱派”“荀派”结合起来演活潘巧云,希望有更多好嗓子的青年武生能演出人物演活戏中的石秀.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