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谈现代京剧《海港》
国粹京剧   2014-10-19 10:09:56 作者:冯来元 来源:鹤岗日报 文字大小:[][][]

  “样板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性非常强,这当然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政治性强难道不对吗?其实是完全正确的。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政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永远不会过时。现在,有一位获奖的人士说了一些话,大致的意思是说什么“文学爱人,政治爱打仗”,他把文学和政治完全对立起来,不知他是真糊涂还是真无知。

  “样板戏”把工农兵搬上舞台,这就是政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生活的现代京剧《海港》是样板戏中唯一的一出歌颂工人的戏,既有爱国主义精神,又有国际主义精神,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欢迎。

  现在,歌颂工人的戏不多了,而一些垃圾作品却不断出笼,更有甚者,一些汉奸文学(如把大汉奸胡兰成搬出来)、卖国文学等垃圾甚嚣尘上,这难道是应该允许的吗?请问那位获奖者,那些垃圾文学也爱人吗?

  《海港》这出戏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方海珍、高志扬、马洪亮等典型形象,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方海珍,高大完美,丰满生动,是一个典型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这是那个火红年代的艺术特色。

  《海港》的感人之处很多,戏一开始就把上海港一派繁忙景象展示给观众,高志扬唱出“真是个装不完卸不尽的上海港,千轮万船进出忙。装卸工左手高举粮万担,右手托起千吨钢。”歌颂上海港、歌颂装卸工。这样的戏,是多少年来绝无仅有的。紧接着退休老工人马洪亮上场,他看到上海港的发展变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唱出:“看码头好气派,机械列队江边排,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一抓就起来!”这段唱朴实大方,至今让广大群众耳熟能详,戏迷还在经常演唱。

  通过天气变化映射出工作关系和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里面既有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敌我矛盾,方海珍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人把这些矛盾处理的非常得当。

  《海港》除了有同其它“样板戏”共同的特点以外,也有它自己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音乐最美,交响乐伴奏,突破传统的京剧伴奏三大件,很有气魄,非常动听。唱腔设计标准高、难度大、起伏跌宕,是“样板戏”里最难学的一出。

  “样板戏”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在于选演员。这出戏里方海珍的扮演者是李丽芳,1932年生于北京。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是一个特殊的大青衣,她的师承是王(瑶卿)派和梅(兰芳)派,但有自己的独立特色,她还是一个刀马旦。她1952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京剧团,赴朝鲜演出多年,回国后归北京京剧院四团,1958年随团支边到宁夏,成立宁夏京剧团。她是一颗名珠,藏在深山人未识,在黄河之滨,贺兰山下腾格里沙漠之中被埋没若干年。1965年提倡演现代戏,宁夏京剧团首演《杜鹃山》,李丽芳演贺湘,在这出戏里,李丽芳这颗明珠始放光芒。

  “文革”期间上海京剧院从淮剧移植《海港的早晨》,改名为《海港》,从全国京剧演员中挑选一号人物党支部书记方海珍的扮演者,李丽芳入选, 1967年,李丽芳调入上海京剧院,在《海港》中成功地塑造了方海珍的艺术形象。她演的方海珍庄重大方,光彩照人,她的唱腔新颖独特,突破传统旦角唱法,吸收了一些小生和花脸的演唱技巧,演唱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极富有感染力。她的唱腔难度极大,别人很难模仿。一出《海港》,使李丽芳的名字响彻全国。

  京剧界有一句老话,叫做“男怕西皮女怕二黄”。“想起党眼明心亮”二黄唱段,是方海珍的主要唱段,充分体现出方海珍高度的党性,“党啊,党啊!行船的风,领航的灯,长风送我们冲破千顷浪,明灯给我们照亮了万里航程!想起党眼明心亮顿时振奋,坚决听党的话顽强挺进,听党的话顽强挺进,这一仗一定要全胜收兵!”铿锵有力,酣畅淋漓。表现出方海珍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任的崇高精神世界。这段唱难度很大,现在,就是一些专业演员也很难唱出李丽芳那种演唱气氛。

  “忠于人民忠于党”也是二黄,是方海珍另一个主要唱段,是教育青年工人韩小强,也是教育所有的青年工人,充满阶级感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育年轻工人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入情入理,有如春风化雨。也表现出方海珍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动人心弦。当唱到“有多少烈士的血……渗透了这码头的土壤”的拖腔时,伴奏停止,方海珍眼里充满泪水,具有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观众。

  “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是西皮唱段,其前奏很长,完全是西洋乐演奏,曲调优美,非常好听。开唱时却激荡高昂,气势磅礴,特别是最后一句“我这里早已是壁垒森严!”斩钉截铁,有雷霆万钧之势。

  李丽芳在2000年3月28日参加了上海京剧院成立45周年的演出,时年68岁,她清唱“忠于人民忠于党”。那时她已身患绝症,但功力不减当年,加上交响乐队伴奏,气势恢宏,荡气回肠,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两年后她溘然去世,那次演唱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登台,留下了最美好的绝唱。我不知看过多少遍这个视频,深受感动。

  我还很喜欢高志扬的几段花脸唱段,特别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满怀豪情回海港”两段唱,我也经常唱。这里充分表现出上世纪6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现在的工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应当好好学习才对,这种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极为宝贵,现在更要发扬光大才是。然而,现在这种精神已经淡化或者不见了,一切都是向钱看。

  《海港》这出戏于1972年和1973年两次拍成电影。高志扬的扮演者是架子花脸赵文奎,是由铜锤花脸李长春配唱的,我原来不知何故。很久以后才知道因为高志扬的唱功太繁重,致使赵文奎失音,而不得不用铜锤花脸李长春配唱。李长春由于在“文革”中批斗师傅裘盛戎而闹得声名狼藉,无法在北京待下去,是上海京剧团收留了他。当时在北京文艺界还有一个比李长春跳得更甚的人,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批斗师傅(事实上的师傅,并未正式拜)侯宝林,非但批斗,而且大打出手,欺师灭祖,君子不齿。

  实事求是地讲,李长春的唱功的确很好,可同他的师兄方荣翔比肩,是正宗的裘派花脸。以后,李长春幡然悔悟,又回到北京。歪打正着,最后这部电影由赵文魁的架子花脸在前台表演,由李长春铜锤花脸配唱,相得益彰,效果更好。

  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海港》在全国放映以后,全国人民都能看到京剧舞台上的工人形象,其影响之大,反响之强烈,前所未有。那时的工人很是扬眉吐气,当时有一句“最高指示”叫做“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那时的工人特受鼓舞。

  “样板戏”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在继续证明,“样板戏”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老百姓始终没有忘记“样板戏”,现在,50岁以上的人哪个不会唱几句“样板戏”,足见其深入人心。这里面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它的政治性强、思想内容好,故事情节深入人心。然后是容易普及,谁都能看得懂,而且好学好唱。而传统戏则不然,有好多传统戏,不懂历史的,你看不懂,不懂湖广音、中州韵、尖团字,你听不懂。“样板戏”用的是京腔普通话,没有湖广音、尖团字,因而通俗易懂。“样板戏”永远是样板,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今天看来也不过时。看“样板戏”可以使人不忘本,可以催人奋进,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尤其对当代年轻人更有教育意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