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现代戏期待戏曲革新
国粹京剧   2015-01-30 10:29:59 作者:智联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字大小:[][][]

  发展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的“三并举”方针,是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方针。从本质上讲,现代戏的创作与二者无异,同样以戏曲的审美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然而,现代题材在为戏曲创作提供创作资源、扩大表现领域的同时,也向现代戏创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戏从艺术上召唤戏曲革新,以求其进一步发展。

  一、现实生活复杂多变、异彩纷呈,这既给剧作家提供了广阔的题材空间,同时也为艺术化的创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戏曲现代戏以反映现实的及时性,传达意义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现代戏就积极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大潮之中,在广大解放区曾诞生了《血泪仇》《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小二黑结婚》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目。改革开放以来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现代戏为百姓所喜欢,如近年来创作的京剧《华子良》、晋剧《大红灯笼》、秦腔《花儿声声》、淮剧《半车老师》、湘剧《古画雄魂》、二人台《花落花开》等,都为戏曲画廊增添了现代剧目、树立了新的人物形象。这些创作成就,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活对于推动戏曲艺术创作的重要作用,为剧作家打开了新的空间和领域。

  戏曲艺术尤其是程式性强、传统丰厚的剧种,在面对现实生活迥异于古代生活、古代人物及情感时,如何运用戏曲美学特有的语言及情感节奏进行剧本创作,就成为摆在戏曲界的一大难题。一些年轻的剧种相对而言要自由得多。传统戏曲或为曲牌体、或为板腔体,均讲究词句的音律韵辙,现代戏针对现代语言采用和建立怎样的语言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现代生活的纷繁复杂、现代人物的感人事迹、重大事件的社会意义等都值得大写特写。然而,现实生活不等于艺术,我们不难发现,好多真实的感动人物树立在舞台上反而觉得不真实,足见现代戏创作面临着现代生活提供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这也体现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

  二、戏曲艺术没有形成适应现代题材的、成熟的表演程式或元素,进一步为舞台二度创作提供有效手段。

  戏曲艺术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只有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才能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交流,如何将现代题材剧作通过戏曲手段展现出来,是现代戏创作的重要问题。戏曲艺术表现手段丰富,“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为戏曲表演提供了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特色鲜明的不同行当,以及风格各异、各领风骚的纷呈流派。然而,在现代戏具体的舞台创作过程中,这些成熟的程式规范对现代生活表现出了诸多的失语。

  一般来讲,戏曲现代戏创作比历史剧创作难度要大得多。因为现代戏创作不仅要反映没有经过长时间沉淀的现实生活,同时还要求创造适合现代生活内容的舞台表现手段。现代生活是广大观众所熟知的现代历史,甚至是你我置身其中的当代生活。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切身的感官认识,既为现代戏提供了天然的现实意义和无可非议的社会价值;同时,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也提出了真实与虚构的双重压力,即在矛盾制约中如何实现艺术真实。当前,戏曲舞台上受百姓欢迎的现代戏剧目不多,这与编导演等主创人员缺少表现现代生活、展现现代人物的语汇、手段有重要关系。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上讲,传统表演程式也是在反映生活、提炼生活的基础上诞生的,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程式的创建与完善是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子良》中箩筐舞的精彩运用,《骆驼祥子》中洋车舞的创作,以及舞台上表现骑摩托、打电话、上网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对于现代戏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不过这种探索还比较有限。

  三、现代戏创作要建立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运用戏曲创作思维和艺术规律创造性地完成舞台呈现。

  现代戏的创作其实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革新一路走来的,从20世纪初这一重要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就已经展开,并且不曾落后于时代变化。笔者认为:无论是戏曲艺术的整体发展,还是某一剧种的成熟过程,亦包括知名艺术家的诞生,无疑都与艺术上的创新密不可分。面对新的题材内容、新的观众、新的社会风尚、新的价值取向,简单的“旧瓶装新酒”绝非有效手段。

  抗日战争时期,戏曲艺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大胆地进行了反映抗战生活、塑造英雄模范、记录重大战斗事迹等一系列的创作演出活动。解放区各剧团开始在编演现代戏时,仍然穿传统戏的服装,套用传统戏的板腔锣鼓经,用传统戏整套的表演程式来演出现代戏。这一方面基于对戏曲传统的敬畏,另一方面陌生的现代题材向戏曲人提出了挑战。山西太南胜利剧团,在《茂林事变》中叶挺由生角扮演,扎绿靠、带帅盔,披绿蟒、手持大刀上场“踩五步”,升帐,自报家门“本帅叶挺”。项英穿马褂,戴扎巾,挎宝剑。汤恩伯等国民党官兵则由三花脸妆扮,穿龙套。当时这种演出曾受到观众的质疑,现代人物穿古装十分别扭,直至后来尝试性地穿现实生活服装,演日本人则直接从战场上扒下衣物。

  以上这一历史资料不容小视,虽然只见证了现代戏创作发展的部分面貌,但是其包含的艺术创作经验和启示却是十分丰富和重要的。穿古装、自报家门、唱老腔等,体现的是对传统的继承和敬畏,而非随意的肢解;在剧本创作,人物语言、装扮上的突破,则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创新的精神。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言戏曲创新要“移步不换形”,要继承戏曲的传统、恪守艺术规律,而非解构破坏,这就做到了“不换形”;然而,原地踏步,被传统绑死、束缚了手脚,就没能完成“移步”,这是不可取的。概括地说,戏曲艺术在现代戏创作中的改革和创新,要从反映的题材内容出发,化用传统手段进行探索和尝试。这包括人物语言与现实拉开距离、艺术化,新的程式的探索与创作运用,人物服装的艺术化、类型化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可能面临失败,这的确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艺术家将生活语汇提炼、概括、创造为艺术手段。

  伴随着现代戏创作不断推进、优秀剧目不断增多、创作经验不断丰富,新的人物风采和典型的时代符号展现在了舞台上,现代戏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同时,现代戏创作发展的深切要求,也向戏曲实践者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新的题材内容要求新的表现方式。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现代戏呼唤戏曲的革新,呼唤建立在戏曲本体特征上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创新,这是戏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