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艺术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国粹京剧   2015-04-08 09:50:12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文字大小:[][][]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里,京剧发展迅速,经历了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渐成熟,到二十世纪发展到了鼎盛的过程,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今年1月23日至2月3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京剧团排演的《现代京剧交响演唱会》精彩亮相首都天桥剧场,演出汇集了昔日经典红色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和《红色娘子军》等,在大型交响乐团的伴奏下,现场演绎其中的经典唱段,赢得了广大观众热烈掌声和年轻观众的认可。
 
        为什么60年代的“样板戏”还能得到观众的追捧?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团长丁晓君认为:“《现代京剧交响演唱会》冲破了固有的演出形式,编排手法别具一格、呈现形式耳目一新,大胆引进现代作曲技术和西洋乐器组群, 在京剧音乐中成功地发展、创造了具有戏曲特点和交响思维的描写音乐。既保留了京剧声腔板式的完整性, 又赋予戏曲音乐以鲜明的现代基调, 使之更符合当代观众的音乐感受水平和欣赏趣味。同时,开创新颖的视觉表达手段,借助高科技手法动态演绎,实景再现,充分展现‘剧目’的震撼效果与美轮美奂。在中西混编的管弦乐队所奏出的气势磅礴的交响音乐中, 剧目中的形象跃然于观众面前, 产生十分强烈的震撼性的艺术效果。由此,这种具有鲜明的当代艺术质感的剧目必然会吸引一批新生的较为年轻化的观众群体,他们从未亲身经历过那段红色的岁月,成长过程中前辈耳濡目染式的‘传说’对他们亦具有某种神秘的召唤与吸引。”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的音乐、文学、历史以及传统的审美无不在京剧上面有所体现。在当今流行文化盛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呢?

        《现代京剧交响演唱会》的主要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李派老旦张薇对此深有体会:“当前中国戏曲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扑面而来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的泛滥、渠道的便捷、和文化现象的涌入使我们日益开阔的同时,眼花缭乱的外来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全力的捍卫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坚守,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历经200多年风雨洗礼的京剧,仍然显示生命的个性和张力。一些经典剧目如《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红灯记》等久演不衰,拥有“重复欣赏”的魅力。但是,不断编演新的剧目,反映新的时代生活,也是京剧艺术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为了让京剧更好生存在众多现代艺术中间,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说:“不是说不能吸收其他的一些艺术元素,但是必须是京剧的,必须用京剧的艺术手法。京剧有京剧的创作规律,有些花了很多钱,学习了很多西方的或者是不属于京剧本体的东西,当然就没有市场了。饮食文化也是这样啊,比如说我们最有特色的全聚德烤鸭,我们要创新,把烤鸭变了一种味儿,向涮羊肉靠了,或者向西餐里靠,那你特色失掉了,就没有人到你的全聚德,你往西餐里面靠,那怎么会有人去你的全聚德呢?这个京剧,你就算吸取其他艺术的特色,也要符合京剧的需要。”

        京剧是国粹,具有相当高超的技艺和精美的形式,它需要在保持其古典意韵的前提下,在文化内涵上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就像京剧在发展的早期就是通过不断变革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一样,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既继承传统,又顺应时代,也许才能永葆京剧的艺术生命力和魅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