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在中山遇冷
国粹京剧   2015-09-09 10:09:08 作者:廖薇 来源:中山日报 文字大小:[][][]

 

  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红色经典也成为本地艺术舞台的主旋律。8月29日,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唱响。这也是中山艺术舞台首次上演整部京剧作品。不过,相比去年徐克导演的电影版《智取威虎山》在本地大卖,当晚的大剧场内许多座位仍虚位以待,前来为京剧版捧场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观众。但有不少铁杆戏迷,每当台上响起熟悉的乐段,他们必随声附和,演到精彩之处,还会大声喝彩,十分陶醉。

  京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正是艺术家们当下的努力。演出前,记者独家采访了该剧的导演朱伟刚,主演男一号“杨子荣”的蓝天,和“李母”的扮演者胡璇,得知此次中山演出是第十一次“上海京剧万里行”的一站,今年他们特别选择了京剧艺术群众基础较为薄弱的南方地区前来推广。此外,该剧团还创办有名为“京·探”的小剧场艺术实验以及“京昆followme 时尚课堂”等,试图以多种流行元素解读国粹,让年轻人爱上京剧。

    ■样板戏艺术水平仍是业界标杆

  作为上海京剧院保留剧目,《智取威虎山》经过几代京剧艺术家半个世纪以来的精细打磨,如今的舞台呈现在继承当年样板戏的艺术水准基础上,淡化了特殊年代的宣传印记,使得表演更为自然,老中青三代的演员阵容,体现了艺术的传承。“撇开政治因素,这部剧的艺术本身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导演朱伟刚称,当年,这部样板戏汇聚全国精英打造,就连戏服上的每块补丁的颜色都十分讲究。对这部镇团之宝,新一代的艺术家首先都是秉承着继承的态度,向前辈致敬,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如果说有什么改变,那就是它愈发向现代艺术靠拢,更具人性化、生活化,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

  朱伟刚回忆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复排的情景。当时,他还是副导演,对前辈们一丝不苟的艺术要求颇有体会。“比如一开场的小分队下山,导演要求必须如一阵旋风,有猛虎下山之势。”胡璇是中年演员的代表,她饰演的李母在出场时虽仅有一分二十一秒的 “遭劫”,但剧情紧凑完美。她认为,现在看这部样板戏仍未过时,其中对中国戏曲经典程式的运用和创新仍是经典。如杨子荣的骑马舞,战士们的滑雪舞等,都颇具现代艺术意识。

  随着科技发展,该剧的舞美更加华丽,如以下雪机营造大雪纷飞的情景,比过去插幻灯片的效果更为逼真。但演员的服装仍有一半采用当年的制作。主演称,现在已很难找到如此考究的戏服,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就连戏中老百姓服装上的补丁位置都大有文章,随着穷人翻身的剧情变化,他们服装的色彩也随之改变。

  几位主演认为,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电影手段丰富,很有好莱坞大片感觉,但在他们心中,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仍是百看不厌的经典。“从艺术的品位和能量上讲,京剧版的智取威虎山是跨在艺术的高峰上,十年二十年,电影或许被人淡忘,但这部京剧,从七十年代唱到现在,我觉得它还可以再唱五十年。”朱伟刚称。

     ■“杨子荣”热心京剧艺术普及

  商业大片的上演也让不同年龄的观众们又一次关注这部同名的京剧经典。但相比徐克电影,京剧仍需通过艺术推广,让更多年轻人所了解。据悉,上海京剧院对京剧的艺术普及做了许多探索。许多青年演员也参与其中,蓝天便是其中一位。

  蓝天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第三代“杨子荣”的扮演者,他坦言,身为“八零后”,因为缺乏生活体验,念到一些时代感较强的台词时还不够深刻。为再现“杨子荣”。他特意向当年在电影版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童祥苓老师请教唱腔和身段。“在审犯人这场中,童老教导我不要刻意做作,要找到不怒自威的感觉。”

  “我个人也挺喜欢张涵予饰演的杨子荣,其实,他们的电影也借鉴了很多样板戏的元素,包括‘天王盖地虎’等念白也没有减少。张涵予的京剧唱得也不错,他个人也很崇拜童祥苓老师。这部电影中你也能看到很多童老师的影子。”

  除了演好传统大戏,青年演员蓝天还是上海京剧院 “京昆follow me时尚课堂”的讲师之一。这个国内首个新兴的时尚京剧学习平台,主要面对人群是“两白”——即初次接触京剧的“白丁”和“白领”。2007年创班以来,他已累积了2000多名铁杆的京剧粉丝。

  青年演员蓝天坦言,一开始,他对担任京剧普及艺术讲座的老师也很有压力,没想到和这些白领和学生的互动也给他本人很大启发。他们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从演出宣传、讲座形式、甚至售票发票,都给剧团提供了很多新点子。

  此外,蓝天还参与了名为《京·探》的演绎性艺术解读,这个艺术实验将生、旦、净、丑搬至小剧场的聚光灯下,立体表现手眼身法步,让观众见证演员如何“念白”,如何“做表”,通过前台演绎后台的方式,展现演员们在素净、点染、重彩等环节中的递进,以时尚的方式让观众读懂京剧。

  蓝天说,他常常和自己的学生说:“京剧如同一个虚掩的门,它并没有锁死,如果你只是走过,那将是一种遗憾,如果走进去,京剧是有魔力,它会让你喜欢。”他表示,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将这些艺术普及项目搬至中山,为京剧培养更多的知音。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