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傅希如:我演韩信
国粹京剧   2015-10-19 09:42:19 作者:傅希如 来源:《中国京剧》 文字大小:[][][]

        此次在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中,我有幸饰演韩信一角。下面谈谈我对这个角色的认识,和拍摄中的一些体会。

        韩信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不把韩信的文武全才表现出来,那萧何的三次保荐、戴月追贤就失去了意义。韩信胸怀奇志,深通韬略,但又富有心机,善于隐忍。要演好韩信,首先要把握人物的基调和气质。经过整理加工的剧本,对于韩信的刻画,比原来更加全面和准确。戏的开始部分,张良说动韩信弃楚投汉的情节,层次分明地展现了韩信的抱负和郁郁不得志的处境,以及时机到来时他的判断和决策。这段戏的篇幅不长,但为全剧作了很好的铺垫。

         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拍摄现场照,金喜全饰张良,傅希如饰韩信。

        韩信是大将之才,英武是首要的,习武之人的轩昂、矫健、洒脱要通过服饰、形体、眉宇体现出来。同时,他并非一般的武将,而是胸有丘壑的帅才,所以要有几分儒气。这样一个允文允武的韩信,我觉得用李(少春)派的表现风格来演绎是非常合适的。在艺术指导李春城老师、张信忠老师的帮助下,我对韩信的唱念和身段作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处理,用于表现这种人物气质。比如,韩信逃离楚营,与陈平分别之时,向外转身,又回身、翻袖、拱手、跺泥,就是化用了《野猪林》中林冲辞别鲁智深的动作,用来体现韩信在急促逃命之时,不忘与有救命之恩的好朋友拜别,慌乱中仍显大将气度。

 舞台版《萧何月下追韩信》剧照,徐建忠饰陈平,傅希如饰韩信

        再比如,初见萧何那场的侃侃而谈,剧本赋予了韩信几大段念白,我借鉴了《野猪林》“白虎堂”中的念白那种节奏鲜明、掷地有声、由慢而快的处理方法,体现韩信不卑不亢、胸有成竹的儒将风骨。在“追韩信”那场的马趟子中,我则加入了许多《秦琼观阵》中的技巧,比如探海转单腿翻身然后盘腿亮相;再比如跨腿射雁变身转马鞭单腿亮相;而在萧何即将追上时的一个四击头,则是我在向武生名宿祝元昆老师学习《响马传》时,特意请他设计的。这些动作的安排,一来让观众有技艺可观赏,二来也为了体现韩信的身手矫健的武将风范。

         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韩信的出走是真走,还是借出走来促使萧何以更大的力度来保荐自己?我与导演、剧本整理者和艺术指导共同认真研读周信芳的有关文章,经过再三分析,明确了韩信弃官出走的行为是既真亦假。汉王的轻视,使他认识到,如果再委屈求全下去,也没有机会得到重用,即使拿出角书,当了大将军,恐怕也没有绝对的指挥权和话语权。所以,他设计了出走这一事件,欲擒故纵。如果萧何来追,必定死荐自己,到时再拿出角书,两大重臣的隆重举荐,必使汉王重用自己,对自己言听计从,那么自己的一系列军事计划才能得以实施。而如果萧何并不来追,那么证明自己在汉营中的分量无足轻重,再留下去也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另投明主。正因为如此,他走走停停,控制着行进速度。如果他真是快马加鞭,以他的骑术,起步落后的萧何是不可能追上的,这更证明了他有意使萧何追上,是一次经过策划的“负气出走”,这样也更符合韩信谋略家的人物特性。而在电影拍摄时,“萧何追韩信”这段戏中,韩信多次回望来路,看看萧何有没有追上来;而在听到了萧何的呼喊声后,喜上眉梢,暗暗点头。这些都通过近景拍摄角色的表情反应,得到了强化表现。

        舞台演出和电影拍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在这次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专业术语和拍摄方法。拍摄时有大全、小全、人全、近景、特写等不同的镜头,还有2D、3D的套拍,演员要入镜、出镜,还要把握拍摄的角度、机位的落幅等等。而拍电影对戏曲演员也是一种锻炼,比如电影分镜头拍摄,而且有时还不是按剧情先后顺序操作,与舞台演出区别很大,但演员情绪要召之即来,饱满如初,必须与前后的戏圆满衔接呼应。同时,妆面、服装要与之前的保持一致,勒头的高低也要一样,这对监棚的技导、艺术指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次上场前都要作细致入微的检查,再由化妆师和盔箱师、服装师随时进行调整,以求尽量完美。再比如在舞台上,演员情绪激动时,表情会比较夸张、激烈,在观众席观看恰到好处。而在近镜头的大特写中,这种表情就很狰狞难看,演员既要充分表达情绪,要尽量控制面部肌肉的平整度,力求真实感和美感的统一。所以,我每完成一个镜头,都会到监视器处审看、检查,滕导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帮我回看,检查问题。我还拜托了朱伟刚导演、齐宝玉师哥帮我把关,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只要有不足之处,便马上改正重拍。大家都非常尽职尽责,这使我非常感激。

        剧中的主演陈少云老师一直是我非常敬仰的艺术家,无论是艺术还是做人方面,都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这次在电影拍摄中,更是让我十分赞叹。他对艺术一丝不苟,每个镜头、每个动作都全力以赴,毫不松懈。甚至在走台和试拍的时候都跟正式演出一样,为的是让导演、摄像等有一个明确的位置、时长、动作幅度的概念。让工作人员和群众演员少耗费一些时间。在拍摄追韩信的镜头时,经常要拍好几遍,光圆场就拍了几十圈,吊毛也走了好几个。本来导演说在试拍时,让陈老师的学生来代替走技巧,但陈老师说每个人的动作幅度不同,落点也不同,还是坚持亲自上阵。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体恤学生,不忍心让他们多受疼痛。还有,在拍摄完一个镜头时,要换机位,调整灯光、布景,有时几分钟,有时几十分钟,这时导演会请演员稍作休息。由于盔头是很紧很重的,所以大多数演员都会抓紧机会掭头休息,但这样一来,当导演要求开始拍摄的时候,又要重新补妆、勒头、戴盔头,往往会耽误很多时间。陈老师就经常不掭头,戴着盔头在一边静坐等候,拍摄组一准备完毕,他就可以马上继续拍摄,这样既节约了不少时间,同时,也会促使拍摄组人员加快手里的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且每个人都工作得很愉快。这使我想起了拍摄《霸王别姬》时的情形,尚长荣老师也是同样地体恤工作人员和群众演员,尽量减少自己休息的时间,少让别人等候。他还经常在空闲之时给大家说笑话,缓解大家的疲惫和劳乏,摄影棚中的气氛紧张之中有欢乐,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这些德艺双馨的前辈艺术家,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拍摄现场照,陈少云饰萧何,傅希如饰韩信

        拍摄过程中,市领导、宣传部领导经常来慰问我们,院领导和电影厂的领导更是整天整天地待在棚里,随时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为顺利完成拍摄提供了保障。在后期的剪辑制作中,导演非常尊重演员的意见,而在不得已要做出一些裁剪,舍弃一些华彩段落之时,更是再三地表示遗憾和道歉,这也使我很受感动。

        这次《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拍摄,使我进一步的了解了拍摄戏曲电影的流程,学习到很多结构、节奏的处理,也感受到电影艺术和戏曲艺术融通、贴合的精妙,收益匪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使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通过电影这一形式、媒介,传播到更广的地域,传播给更多的观众。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我能身列其中,贡献绵薄之力,深感荣幸。(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