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武戏这条“腿”,不能“瘸”不能“伤”
国粹京剧   2017-06-16 10:28:34 作者:舒 桐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武戏这条“腿”,不能“瘸”不能“伤”
    ——关于京剧武戏人才培养的思考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5月11日至29日在江苏南京举办。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唯一高校代表,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挖掘整理的《收关胜》《朝金顶》这两出鲜见于舞台的骨子老戏入选武戏折子戏专场。演出中,节奏明快的剧情、高难的身段动作、火爆的武打场面使得现场观众叫好声不断。更有年轻人感慨:“原来京剧武戏这么精彩!”

        此次演出取得了成功,可是作为一名从事戏曲事业20余年、身处京剧教育事业发展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演出之后,笔者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观众大呼过瘾的火爆场面依然无法掩盖当下京剧界武戏萎缩、后继乏人的尴尬境遇。

        武戏,顾名思义是以武打场面为主的剧目,主要演员以武生、武丑、武花脸、武旦行当为主。京剧武戏的“不景气”,直接体现为经典剧目的失传和人才培养的后继乏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非当代戏曲从业人员的懈怠,其中有演员先天条件和后天培养标准极高极严的因素,更与历史的变革、时代的发展、现实的局限有着联系。

    武戏演员和武戏剧目

    渐少为哪般

        京剧诞生之初,老生行当独领风骚,而后旦角行当展露峥嵘。但即使是这样,在京剧鼎盛时期也有很多的武戏演员可与文戏名角并驾齐驱,俞菊笙先生出科后主持春台班多年,开创武生挑班先河;“武生宗师”杨小楼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梨园“三贤”;盖叫天被誉为“活武松”;尚和玉、钱金福、叶盛章、范宝亭……这些武戏先贤们当时的艺术成就和舞台盛名,并不亚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在武戏全盛时期,《铁笼山》《四平山》《金沙滩》《安天会》《状元印》《朝金顶》《泗州城》《取金陵》《佛手橘》等过百个武戏剧目每每上演,长靠、短打皆有,神怪、猴戏俱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历史原因,多元化新形态的艺术形式蓬勃起来,市场的萎缩、观众的流失等都造成了武戏演员和武戏剧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度下滑。不少弥足珍贵的独门绝艺,随着剧目的流失、前辈艺术家的离世而在舞台上渐失。

        武戏不但要求主演有过硬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配角、群演包括打击乐伴奏都不能有短板。现在很多院团没有足够的武戏演员,排武戏又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武戏排练确有实际的困难。

        以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此次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的剧目为例,《收关胜》一剧除主演关胜表现武净特有的工架、厚底、大靠功、下高及大刀技巧外,需两名武生扮演林冲与花荣,3名武旦分饰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两名武丑演员扮演时迁与白胜。此外还需要多名群演分饰兵将,在水战和“荡子”场面中集体发挥重要作用,才能演出4条战船“水战”的壮阔场景。仅这一出剧就需三四十名演员的配合方能完成,而数十名演员均需扎实的功底和过人的技巧,这在当前剧团中是很难攻克的难关。国戏京剧系也是齐集2013级至2016级4个年级的京剧表演专业本科学生,才遴选出阵容齐整的演出班底。

        京剧打击乐在武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京剧音乐最有特色的伴奏形式之一就是打击乐,武戏火爆的演出节奏对打击乐的要求更高,其作用至关重要。鼓师作为“定海神针”,时刻关注舞台调度和演出节奏,配合和调整手下分寸,完美地衬托出武戏演员的精气神儿,将舞台上紧张刺激的场面烘托得更为扣人心弦。武戏的锣鼓需要长时间的伴奏,一场戏下来,体力消耗极大,是对乐队演奏员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此次参与打击乐伴奏的也是国戏京剧系在校的本科生,堂鼓一响,“急急风”一开40多分钟几乎没有停息,足见对打击乐的要求之高。

        京剧的武戏讲求的是真功夫,基本功、把子功、身段、毯子功样样都得有,需练“幼功”。旧时的演员,包括现在一些中年演员的少儿时期,都是接受了严苛训练的,耗腿、拿顶、马步等基础功法的训练动辄以时辰计,稍微懈怠便会受罚。而当下,学校很难再以旧时的标准要求学生,目前即使在打基础时期,很多吃重的功夫训练也不过以分钟计,基本功水平当然与前辈不可同日而语。

        伤病,也是很多武戏演员最大的隐痛。过去演员多为生计所迫,为吸引观众,所表演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带有极高的危险性。即使是现在,武戏演员也要受更多的“皮肉之苦”,舞台上每一个漂亮的翻转腾挪、每一个惊险的武打场面,背后都是演员的汗水甚至血泪。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不免望而却步,风险高、艺术寿命短等潜在伤害导致学习武戏的学生在数量上逐年急剧下滑。

    武戏人才培养今后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戏曲教育从业者,武戏的悲凉现状令笔者不得不思考武戏人才培养今后该何去何从。京剧本是“两条腿走路”的艺术,文戏、武戏齐放才是京剧艺术的全景,如果缺了武戏这条命脉,对京剧事业的发展必将形成毁灭性打击。

        借着此次排演《收关胜》《朝金顶》两出剧目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武戏的传承和恢复,需要更多配套性的措施,才能恢复京剧武戏“半壁江山”的地位。

        我们首先要做到选材严谨、夯实基础,注重教育环境的整体构建。

        多年来国戏京剧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更加明确京剧武戏人才选拔与其他行当存在的区别,识别身体条件出众的少年学苗,根据其特点和潜能规划其应从事的行当。继续重视武戏传承,加强武戏学生基础课、武功课的训练,对优秀的武戏苗子不吝惜“单开小灶”,遍请武戏艺术家对技术技巧、剧目传承等进行单独辅导。

        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掌握必修、必会的本行当剧目。

        武生的英俊飘逸、武净的刚猛威严、武丑的诙谐灵巧、武旦的矫健妩媚,均需要我们根据行当要求遴选出适合的苗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其闪光点,加以重点督促培养,方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

        以《收关胜》的主演解天一为例,解天一原工文花脸,学习过程中,我们逐步发觉他嗓音欠佳、表演不够灵动,但身体健壮、功架威猛、扮相大气,耍得动一般花脸无法胜任的大刀枪,是难得的适合刚猛一路的武净这个稀缺行当的好苗子,因此着力培养他在花脸武戏方向的发展。

        《朝金顶》的主演杨瑞宇是来自宝岛台湾的男武旦演员,原工小生,却痴迷于武旦艺术。他从台湾退学后,考取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开始的学习过程非常艰辛,但在李亚莉等老师的帮助下,杨瑞宇不断进步,2014年获得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荧屏奖”,其练习跷功练到流血的一幕更是被中央电视台的镜头记录下来。

        此外,要通过“大武戏”剧目的排演,训练集体协作精神。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也是群像的艺术。“角儿”表演得再好,一个龙套演员小小的失误也会毁了整个一台戏。没有乐队的紧密配合,“角儿”的崛起也无从谈起。此次参加演出的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至18岁,最大的不过20岁,年龄虽小,他们却具备不少舞台经验。我们一直坚信,对武戏演员而言,在倾力培养的同时,关键还要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把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通过排练武戏调动武戏学生群体,这是我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除了学生的刻苦用功,教师的集体奉献也是“大武戏”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此次参加京剧艺术节的《朝金顶》,笔者带领教师团队从剧本整理入手,对剧目进行创编,始终把握尊重传统的“根”、保住传统的“魂”、留下传统的“味”,使内外行的观众感觉这就是传统戏。《收关胜》主教老师贺春泰是国戏80岁高龄的资深武净专家,耄耋之年的他为学生授课说戏,亲赴南京,在潮热的天气中示范排练。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李亚莉、杨瑞宇这对师生在揣摩交流中不断提高;年金鹏、徐小刚、董和平等执排教师各司其职,有问题立即纠正示范。耿连军、宋晓璞等乐队老师带领学生倾力呈现武戏锣鼓的魅力。正是这种全体调动、互助协作确保了演出当天“零失误”的完美呈现。

        武戏,是力与美的结合,缺之不可。京剧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曾经说过:“武生没资格两条腿站着!”意为武戏人才无时无刻不是一条腿落在地上,一条腿在压腿。武戏这条“腿”,不能“瘸”“伤”在我辈戏曲人手中,更不能屈服于暂时不景气的市场环境而永远疲软,武戏人才培养不可或缺且刻不容缓!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