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梨园少将》以历史真实为根基
国粹京剧   2011-10-24 11:06:09 作者: 来源:东方网 文字大小:[][][]

image

李军饰演潘月樵

image

《梨园少将》以历史真实为根基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结束封建帝制、传播民主共和,一个民族走上了艰难觉醒的漫漫长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中,上海的革命者中有着一群梨园前辈的身影,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京剧人投身革命的壮丽篇章。潘月樵就这样再次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他是史上赫有战功的“梨园少将”,方寸小舞台上,他改良戏曲,演出新戏,敢为人先,周信芳亦受其影响;人生大舞台上,他叱咤风云,创办学堂,攻打江南制造局,功成一役。

  剧本创作以真实事件为“点”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李莉将史料记载的部分真实事件为“点”,以人物发展的心理脉络为“线”,着重描述潘月樵在40至57岁间,参加辛亥革命直至亡故前的这一历史阶段,通过潘月樵感悟生命、追求尊严、期盼改变自身命运的坎坷遭际,合情合理地展示一位舞台上的戏曲演员,在周围革命志士的感召影响下,逐渐成长为社会“弄潮儿”的心理历程。

  剧中,除了根据真实历史人物整合改编而来的角色潘月樵,有真实历史人物影子的余笑生(汪笑侬)、夏月山(夏月珊)、陈英士(陈其美)、王天蔚(蓝天蔚)之外,还有静娘、赵子登这样的虚构角色。静娘是一位虽坠风尘却勇敢无畏、深明大义的女子形象,可以说是小凤仙等当时无数具有大情怀的风尘女子的浓缩,给本剧增添了些许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舞美服饰设计用心

  《梨园少将》的导演王青力求将近现代的故事表述方式与京剧的传统艺术表现特色捏合融化,探索在有限的舞台时空内,以个体人物为支点,铺陈各类群像,营造场面氛围。结合《收关胜》、《哭祖庙》等一系列戏中戏,综合戏里戏外、台上台上等穿梭舞台调度,展现风起云涌的社会巨变。全剧风格浓墨重彩、苍劲刚健,饱含历史的厚重感及沧桑感。

  舞台美术由著名的舞美设计师刘元声担纲,他以“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为主题,以上海风情十足的线描风俗画为底,融入传统戏曲“出将入相”的舞台结构,在中性的舞台空间上,强调出水牌子、中式卧榻、宝剑等局部细节,将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多的难题顺利解决,使整个舞台呈现简洁大气、意蕴深长。服装设计秦文宝结合清末民初上海社会中、洋交杂的现实,在戏中设计出一系列丰富的服装样式,从中式马褂到军装再到具有古中国意蕴的宽袍大袖。

  李军、熊明霞演绎性情中人

  本剧由著名杨派老生李军饰演潘月樵,荀派花旦熊明霞饰演静娘,并与齐宝玉、虞伟、任广平等一级演员;杨东虎、吕琳、蓝天等优秀青年演员一起,组成了阵容整齐、表现力强的演出阵容。

  主演李军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潘月樵是一位性情中人,他耿直、热情、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嫉恶如仇,李军扎实的传统功底和不断实践、不断进取的艺术理念与潘月樵相似,他以苍劲有力的唱腔、潇洒利落的身段,演绎这位传奇的梨园前辈。荀派花旦熊明霞在本剧中以传统京剧表演为基础,不墨守陈规,超越行当界限的演出了一位虽坠风尘却勇敢无畏、深明大义的有大情怀的女子形象。

  《梨园少将》剧情简介

  1911年的中国,朝廷腐败,民生凋敝。这年秋天武昌起义爆发,清朝岌岌可危。而此时的上海,人们仍在醉生梦死中……潘月樵因照顾负伤的革命义士王天蔚。从王天蔚口中他第一次听到“均天齐民”的革命思想,从此便将建立共和奉为自己的理想。潘月樵慷慨捐银资助革命,并组建“伶界敢死队”,用火攻的办法拿下了江南制造局。为此孙中山特赐潘月樵少校军衔并颁下“急公好义”的勋章。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潘月樵重新回到新舞台唱戏。袁世凯滥杀革命党,悬赏重金要除潘月樵,范汝成定下毒计,围困新舞台。就在这危难时刻,静香楼妓女静娘,不顾安慰前往新舞台报信。在静娘和众人的掩护下,潘月樵得以脱身。静娘却被范汝成毁容。十年后,潘月樵隐居偏僻的山村。静娘受新舞台经理夏耀山临终嘱托来寻潘月樵。二人相见百感交集,互诉衷肠。最后静娘留下曾被潘月樵鄙弃的珠宝盒后悄然离去。从此潘月樵倾家办学,实践理想。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