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漫话“喜神”
国粹京剧   2018-08-11 09:52:04 作者:的灰 来源:大连晚报 文字大小:[][][]

戏里的道具娃娃叫做“喜神”。

        京剧中有几出戏出现襁褓中的婴儿,如《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与杨延辉的小阿哥、《二进宫》中太后李艳妃的皇帝儿子、《长坂坡》中出生不久的阿斗等。按照京剧的规矩,是不会让真婴儿上场的,例必用一个道具娃娃代替,这个道具就是行话常说的“喜神”。

        关于“喜神”这个称呼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梨园行祖师爷唐明皇看戏,宰相房玄龄尽心操持,结果不小心将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放在大衣箱里闷死了,唐明皇为了嘉奖他的忠心,封这孩子为喜神,兼职梨园行的大师哥;另一个说法是唐明皇的太子坐在后台大衣箱上死了,唐明皇悲痛地封他为喜神,兼职梨园行的大师哥;还有的说是代表着传说中能教人唱戏的孩童神灵等等。

        几种说法听起来都很不靠谱,臆造气息甚浓,但“喜神”的地位在梨园行确实不一般,类似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虽是娃娃但演员绝不敢拿它当玩具玩,所有人都对它毕恭毕敬,收藏时一定要收在大衣箱,脸要朝下或是用帕子遮住。因为它又叫“大师哥”,所以戏班里再没有别人能叫大师哥,排行第一的徒弟只能叫“大师兄”。

        无论后台怎样对待,一旦上了台,“喜神”就代表着戏中那个婴儿。所以如何抱着喜神表演,说起来也全是学问。“四大名旦”之荀慧生先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抱喜神的表演,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点:首先必须稳稳地托抱在怀里,不能随手晃来晃去,因为没有母亲会把小婴儿晃来晃去,不晃晕也得晃吐奶;其次必须让喜神半侧着脸朝着观众,既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抱着的是个孩子,也避免孩子的脸长时间紧贴着抱它的人的衣服而给憋死;第三是交接喜神的时候,要一手托脖颈一手托腰的位置,不能两手抓两头,原因也很简单:真孩子要那么抱的话准得闪了脊梁。

        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精深造诣,真是令人赞叹。荀慧生是个大老爷们儿,压根儿没有真正带过孩子,但对一个母亲侍弄孩子的手法研究得如此透彻,细节如此精准到位,可想而知对表演艺术是花了多少的心思、下了多大的功夫。他在文中还特别讲解了《长坂坡》中糜夫人抱喜神的抱法,因为糜夫人身段特别多,动作特别大,因此要尤其注意关于喜神的表演:“……绝不能让它在怀中颠动得很厉害,如果稍不留意让它从手里蹿出去那就更糟了。糜夫人准备投井时把阿斗交给赵云,赵云不接,糜夫人狠心地将喜神往地上一扔。这里千万不能像打出手似的,那会把阿斗摔死,而应该是将双手伸展,稍一矬身,把喜神顺搁到地上去……”

        说得太好了。真的看过有的演员演到这里手法过于粗糙,仓促地将喜神往地上一丢,那喜神要真的是阿斗的话,不等刘备来摔他,先被糜夫人这一下子给摔死了。想起前不久看大连京剧院《四郎探母》,凌珂饰杨四郎,从铁镜公主怀里接过喜神之后,不但稳稳托抱在怀里,还爱怜地望着,轻轻拍了两拍,表演细腻又妥帖,既融合了京剧程式,又贯注了一个父亲自然流露的深情。喜神若是真的在天有灵,这时候也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小婴儿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