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浙江青海联手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
国粹京剧   2019-01-09 10:31:14 作者: 刘慧 来源:浙江在线 文字大小:[][][]

    浙江青海联手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演出超千场

        12月24日,浙江青海“两团一戏,十年千场”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千场演出活动在北京举行。截至目前,该剧已圆满实现千场演出的宏愿,并实现经济收入300余万元。《藏羚羊》千场演出的圆满实现,是东西部地区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浙江、青海两省开展跨区文化合作的成功典范。

W020181224472456624319_600.jpg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周年,也是青海和浙江两省京剧团共同合作的第十年。十年来,两地实现了“两团一戏,十年千场”的宏伟目标,将剧目“呼唤人性回归”的主题传播到全国各地,呼吁各地人民、各族群众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动物和谐相处,通过舞台艺术作品独有的视角和魅力,对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艺术的诠释。通过“藏羚羊”的艺术形象,重新唤醒人们记忆中的那个机敏、灵活、温和、顽强的高原精灵,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华水塔”,号召人们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共建和谐家园。

    浙江青海强强联合

        2008年,正值奥运会举办之际,位于祖国西部青藏高原的青海京剧团和地处神州东海之滨的浙江京剧团,开启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省合作,通过一台有着崭新创作理念的现代少儿京剧,把两个团、两个省,东部与西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东西两团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崭新合作模式就此拉开序幕。

        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的创作题材源于青海可可西里,意在通过“藏羚羊”的独特视角来讲述人类保护珍稀动物“藏羚羊”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项京剧领域的“西部开发”项目,是一次跨省合作的全新京剧创作活动,是一个强强联手新颖组团的独特演出形式。

        《藏羚羊》是一种运用国粹京剧阐述“人性回归”、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戏曲行为,它将青海特色文化资源与京剧艺术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藏羚羊作为奥运会吉祥物的高原精灵矫健之美;藏羚羊作为人类朋友的灵性之美;高原人民敬天惜地、珍爱家园和伙伴的情感之美。该剧以呼唤人性的回归为主题,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互爱共存的美好境界。《藏羚羊》是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份厚礼,更是人类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一次艺术的诠释。

        2008年该剧创排之初,青海京剧团有43名刚从天津艺术学校毕业的京剧演员,这批演员正值豆蔻年华,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急需一部适合的剧目培养和锻炼这支队伍,而《藏羚羊》从剧目选材、表演形式和风格样式上正好适合这批充满朝气的青年演员。浙江京剧团是“国家级省属重点京剧院团”和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金质奖牌的京剧院团,在全国戏曲界享有盛誉,也是全国京剧院团中创作演出京剧儿童剧比较成功的一个团,先后创排了《寻太阳》《孔雀翎》《告别迷茫》《少年中国梦》等诸多优秀儿童题材的剧目,荣获了众多国家级戏剧儿童剧比赛的剧目大奖和编、导、演、舞美等单项奖,在戏曲儿童剧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同时,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不仅是资深的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文华导演奖”获得者,而且在儿童戏曲的创排方面更是造诣深厚、独树一帜,因此,青海省京剧团与浙江京剧团的合作最大程度的整合了两团的优势资源,为剧目的创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W020181224472458078193_600.jpg

        由此,该剧由著名剧作家王勇担任编剧,导演翁国生出任总导演,音乐设计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朱绍玉担任,舞美设计由奥运会开幕式舞美十大设计者之一、英国留学归来的戏剧硕士王欢担任,灯光设计则由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资深灯光设计师胡耀辉担任。创排前期,主创人员多次来青海采风,搜集素材,并对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和当地的民俗进行深入的体验。为准确了解藏羚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把握藏羚羊的艺术形象,主创人员亲自到可可西里感受藏羚羊的生活环境,为该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剧本创作期间,编剧王勇先生先后三次来青海采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勤创作,数易其稿,最终于2008年3月底完成。

        该剧于2008年3月底完成剧本创作后,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剧本修改研讨会,并于4月11日,在西宁举行了合作创排启动仪式,正式进入了排练阶段。在整个剧目前期采风、策划,剧本创作,舞美设计、制作,排练、修改期间,两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多次询问和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观看排练、慰问演员,了解排练进度和存在的困难,使剧组演职人员倍受鼓舞。

        青海浙江双方先后在杭州和西宁进行紧张排练。2008年7月30日在杭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31日晚在杭州成功举行了首场演出,8月20日又在青海人民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藏羚羊》一经上演,便得到了两省观众的喜爱和赞扬,也受到了两省戏剧专家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十年足迹遍及全国

        《藏羚羊》在浙、青两地成功首演之后,于2009年3月第一次踏上赴浙巡演的征途。三伏天的江浙地区可谓酷暑难耐,演员们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身着藏羚羊、雪狼等毛发厚重的演出服装坚持一天两到三场的演出,大多数服装来不及脱下晾干,又继续穿着演出了。许多演员都悟出了痱子,虽然痛痒难忍,但两团的青年演员们怀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观众的满腔热情,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圆满地完成了每一场演出任务。

        2010年4月,《藏羚羊》实现了第一个百场演出,两省文化厅领导加倍关注、大力支持,在西宁召开了《藏羚羊》百场巡演座谈会。与会专家们畅所欲言,对此次巡演圆满成功进行经验交流。两省文化厅领导都对《藏羚羊》的成功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十年中,青海和浙江两个京剧团以浙江为轴心展开了数轮巡演,足迹遍布长江三角洲,在省外巡演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藏羚羊》先后在青海牧区和西宁市的20多所小学进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高原上的孩子们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国粹”艺术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大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与和谐,激发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观赏京剧的热情。2008年—2018年,《藏羚羊》美名远扬,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的普遍赞扬和一致好评。

        《藏羚羊》就像青浙两省京剧院团共同栽种培育的一棵树苗,十年的奋斗历程已使它茁壮成长为根基深厚、枝繁叶茂的大树,并凝聚了青浙两省演出团队的人心所向,在两个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合作情谊的不断巩固中,该剧圆满实现了“两团一戏,十年千场”的宏愿,也给《藏羚羊》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和期许。

        10年的大幅度巡演中,《藏羚羊》参演了诸多的艺术节和戏剧会演,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金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银奖”、长江流域全国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的艺术奖项。

W020181224472458078193_600.jpg

        还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浙江省戏剧节“剧目大奖”、青海省“优秀戏剧作品大奖”等省级的艺术奖项。并同时荣获了“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效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在内的诸多单项奖,该剧还参加了国家文化部举办的2011“全国优秀京剧创作剧目展演”,深受各界的好评。

        获得了诸多成功的机遇后,剧组主创依然执着的对《藏羚羊》进行深层次的打磨和修改,邀请全国资深的著名戏剧专家和相关人士,于2011年3月专程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就《藏羚羊》下一步的修改完善收集了许多中肯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并迅速进入剧本修改和音乐、表演等方面的修改提升,修改完毕后又面向全国进行大量巡演,一边实践演出,一边努力提升。随着《藏羚羊》全国巡演的深入开展,该剧目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众多戏剧专家和京剧戏迷好评如潮。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对《藏羚羊》的演出进行了现场录播,中央电视台11频道《戏曲采风》栏目《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北京新京报》《中国京剧》杂志等新闻媒体都对《藏羚羊》的演出给予了大篇幅的专访报道,反响强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资深戏剧评论家谭志湘说,《藏羚羊》既是民族的、本体的,又极具现代感和前卫性,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洋溢着时代特征、蕴涵着人性哲理的现代京剧。

    资源共享共谋发展

        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作为一项京剧领域的“西部开发”项目,是一次跨省合作的全新京剧创作活动,也是一个强强联手新颖组团的独特演出形式,更是青海与浙江两省京剧院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共赢发展的结果,千场演出已成为东西部两地跨越式合作的成功典范。

        “总结合作经验,推动两团长远发展。”浙京团长翁国生说,此次进行千场演出,并召开剧目研讨会,就是要总结十年以来两团在《藏羚羊》创作、演出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合作经验,加深两个团队深厚的友情,进一步加强青海与浙江两地文化交流,为今后青、浙两团剧目创作、演出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在题材上抓住保护“藏羚羊”的社会热点,借青海京剧团的地域特色创作风格独特的“现代少儿京剧”;其次,借浙江京剧团比较整齐的京剧儿童剧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技术成熟的优势,在创作演出中弥补青海京剧团整体队伍缺乏舞台表演经验的实际情况;再是学习和借鉴浙江京剧团成熟的市场营销模式和内部管理经验,在《藏羚羊》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完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后:在大量的演出实践中锻炼和提升青海京剧团青年演员的舞台表演技艺,为青海京剧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人才基础。

        通过艺术诠释,宣传环保主题。剧目通过运用国粹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题,也是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一次艺术诠释,通过剧目的演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推广剧目巡演,传播地域文化。剧目通过“藏铃羊”的独特视野来讲述人类保护珍稀动物的感人故事,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加之剧目整体风格童趣化鲜明,浪漫与现实相结合,得到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举办此次活动,进一步开拓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的演出市场,推动《藏羚羊》在千场梦圆之后,能走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和了解高原精灵,感受来自东西部艺术工作者精心排演、共同打造的舞台艺术魅力。

        树立新的起点,推动两省文艺事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基于青浙两省京剧院团十年的默契合作与发展共赢,此次千场演出活动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将开启两省文化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为推进东西部两地戏剧艺术的亲密交融和深度发展夯实基础。与此同时,真正意义上实现《藏羚羊》作为国家舞台精品保留剧目的精品价值,将“藏羚羊”这一“高原精灵”展现在更多更广的舞台上,把“藏羚羊”团结、和睦、顽强的精神品格传播得更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