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新版《霸王别姬》中国文艺弊病之集大成者
国粹京剧   2012-02-27 10:51:46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字大小:[][][]

     一出大大颠覆传统京剧气质的“新京剧”日前在北京某高档剧院开演,这就是梅兰芳大师于1922年创作的传世之作《霸王别姬》。“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由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的国际团队创意制作,梨园名角孟广禄、丁晓君主演,其中有3D视效、华美戏装、现代舞、武术、活的乌骓马上台……极大颠覆了传统京剧表演形式。因此引发了广泛争议。网友“水满则溢” 观戏之后难抑愤懑心情贴出一篇博客,更是吸引业内外众多人士跟帖。本版今日特刊发一组文章,希望有兴趣的读者也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另据媒体报道,“华宴 《霸王别姬》”将于2月28日在京推出全球首演,并拟于7月到8月赴伦敦奥运会参加“中国文化周”展演,同时展开在欧洲多个城市的巡回演出。正因此,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作品能代表“中国文化”吗?

  ■剧名:《霸王别姬》

  ■导演:陈士争

  ■主演:孟广禄、丁晓君等

  ■演出:北京京剧院三团

  ■读家:水满则溢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大量文艺商品,走着所谓高端路线,本质上就是炒概念,以艺术之名挣钱。

  红脸的项羽,血红色的舞台灯效,诡异的激光布景,还有一匹被迫登台的汗血宝马……一出别样“京剧”引来网上各种争议甚至论战,它就是号称“华宴-新京剧”的《霸王别姬》。尽管大部分议论都抱负面态度,但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样一出难以捉摸的舞台剧,因为它展示出今日中国文艺领域,包括创作、市场各方面的种种弊病、种种问题,所以说它不仅仅是一出戏,堪称中国当今文艺弊病之集大成者。理由有三——

  ■它体现了中国艺术在市场面前的迷失

  文艺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要走向市场,但怎么挣钱?是不是舞台上充满了各种所谓国际化审美符号、迎合某些假“文青”的审美认知,就会有市场,就能够挣到钱?是不是放弃了这门艺术所固有的艺术规律就能够挣到钱?

  据媒体报道,该戏的制作人说新版《霸王别姬》面对的是“高端人士”。如何理解“高端人士”?他如是说:“华彬歌剧院只有138个位置,我们把京剧放到了高端的位置,在西方歌剧院的环境中上演中国传统戏剧。”他的意思就是说为了所谓的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观众,就要放弃原来的观众,原来的市场?

  所谓“高端人士”终归是以“经济地位”确定的。有钱人可以分为有文化有钱,没文化有钱。但凡有文化的人或者懂文化的人会去看这种“杂和菜”似的京剧吗?而对于那些没文化的有钱人,你不过就是想让这些人误以为这就是艺术,这就是品味,有钱人,即便再没文化,也懂得好歹,也知道挣钱的难,“高雅”装一回两回就可以了,犯不上老装。有在剧院里睡觉的工夫,不如回家打几圈麻将。

  说白了,包括新版《霸王别姬》在内的大量文艺商品,走着所谓高端路线,本质上就是炒概念,以艺术之名挣钱。

  ■这出戏充分体现了“洋化文艺”的特点

  这特点就是盲目抬高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制作人称为了拯救京剧需要一次“突围”。可他靠什么来突围和拯救的呢?新闻报道中说:“舞台监督、副导演来自美国,灯光设计是曾经和他合作过《西游记》的英国灯光师,服装设计是来自意大利、经常为歌剧设计服装的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则来自德国。”

  他们的这些设计,或许符合国际化审美,但是它得到了热爱京剧的人们的认可了吗?这些服化道灯光与戏曲本身是否有机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像创作者所说的不要“留白”,不要一种旧有的意境,但你是否创造出了新的意境呢?

  “留白”是给观众的一种启发,一种思考;“意境”则是在创作者启迪下,观众思考下的产物,是双方合力的结果,因此每个观众脑海中的“意境”都具有共性——导演的表达,也具有差异性——自身的领悟。现在的这种洋化的舞台设计、服装灯效,根本就是强制观众接受导演的限制,取消了观众的思考。

  改革开放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西方文化,也就更知道如何对西方文化进行取舍。只有那些没文化的草包子,才会一根筋地认为西洋艺术才是高超的,是符合时代的。恰如过去觉得吃西餐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都知道了“麦当劳”、“肯德基”也是西餐,但与高贵无关。

  ■创作者只知表不知理

  接受媒体采访时,导演陈士争说京剧重程式,而忽视叙事,他们要改变这种情况,甚至打破和取消程式……这句话就足以表明导演根本不懂京剧,不懂什么是程式,不懂程式和程式化是两个概念,不知道程式的组合有无数种,不知道程式是一种美化的虚拟化的舞台动作,不知道这是京剧的叙事特点,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叙事。

  正因为不懂,所以他才有“胆量”去创造一个他理解的京剧,他觉得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改革。这种所谓的创作,充分暴露出创作者的无知和怯懦。如果你就把你的东西称之为舞台剧,称之为实验剧,完全可以,你非得弄一个“京剧”的招牌,还弄一个“拯救京剧”的幌子,你以为唱两句皮黄,拉一个夜深沉,找几位京剧艺术家,那就是京剧吗?你为什么不敢叫做舞台剧,叫实验剧,说白了你怕这么叫没座儿,没钱,没分量!

  没有新的艺术思想,没有新的艺术灵魂,只有一个靓丽的外表,于社会个人而言,那就是假文青,骗骗不懂事的小姑娘;于文艺创作而言,那就是假创新,假行家,归结起来就是坑人钱的文艺骗子而已。

  看在祖宗遗产已经百孔千疮的份上,放京剧一马,别再瞎折腾了。

  这当然不是京剧,说破天去也不是,打着各种革命旗号更是胡扯。

  现在这种时候,别说什么弘扬京剧艺术,不糟践京剧,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微博众议堂

  @纳兰公子容若:其实不用争论此剧是否京剧,这当然不是京剧,说破天去也不是,打着各种革命旗号更是胡扯。不过借京剧大旗招魂招财的并不少。风物放眼量,放开手让诸君们折腾、呛声吧,效果如何,都不用专家评说,观众、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傅谨的微博:1908年的新舞台开始了西式舞台进入中国的历程,对中国戏剧的格局与叙事方法,确实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是直到1949,结果并不太严重。真正摧毁传统戏剧的是一边倒地要按照西方的戏剧观念和政治观念改造传统戏。

  @刘桂娟:后台跟孟广禄聊了几句“新霸王别姬”,正负面反映他都是知道的。演员有时很无奈,领导重视有人投资排新戏,对演员剧院是大好事,尽心认真完成就可以了。有多少新剧目能够皆大欢喜?

  @小hansh:探索、创新都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是,违背了戏曲艺术本质规律的人还夸夸其谈,自以为才华横溢,就不得不成为众矢之的了。新霸王别姬,从侧面反映出某些人对民族文化缺少自信,他是否知道,当年布莱希特等曾高度赞扬京剧艺术的。

  @京剧李玉声:……只有用我喊沙哑了的嗓子高呼:中国是伟大的中国!京剧是伟大的京剧!中国国内大有人才,容不得毫无自知的文艺骗子、假洋鬼子对京剧的诽谤、对京剧的污蔑、对京剧的糟蹋!京剧要继承、要发展、要开放,但京剧不是奴才!

  @gzhch-MED-2011-27:我也觉得京剧这个程式得留着,如果一个人听不出京剧唱腔的韵味,看不懂京剧身段,再逼真的特效,身价再高的汗血宝马也不能吸引他。不如推荐他去看张艺谋的印象系列舞台剧

  @顾谦De微博:我是京剧人,京剧艺术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艺术,在200多年的长河里,也是在演变中走过来的,但不是揣着猎奇心态大刀阔斧的胡变,而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小心地试探性的改变!!

  @曹晋-上京一团: 为什么霸王的脸要变呢?老的脸谱的不好?先不说霸王的服装(丑到极点),京剧不姓京才是改?才能创新?我看是玩儿不转才使劲地想别的办法来哗众取宠吧。希望以后创作能够研究一下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不要弄个四不像就想赚个钵满盆满。艺术是要去尊重的事业。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