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从战友京剧团新编历史剧《谢瑶环》说起
国粹京剧   2013-02-03 09:29:16 作者:栗振宇 来源:解放军报 文字大小:[][][]

《谢瑶环》剧照。


        谈到中国传统戏曲,学者许逸之先生曾经有一段诗意的表达:“一个民族需要正像一个人需要做梦,中国的戏曲就是大众集体的梦。”而今,时过境迁,在电影、电视、网络成为现代人主要文化娱乐方式的今天,这梦在何方?那些曾经让人魂牵梦绕的经典唱段能否继续撩拨大众的心弦?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新编历史剧《谢瑶环》与观众见面后,在文化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文化生态下传统戏曲的重新认识。

        戏曲中,谢瑶环的故事最早出现于皮影传统戏《万福莲》。在这个故事中,谢瑶环是联合义士和大臣迫使武则天退位的形象。后来谢瑶环又出现在陕西碗碗腔《女巡按》故事当中,剧中谢瑶环因受权臣迫害而参加太湖农民军。现在我们看到的《谢瑶环》是著名剧作家田汉1961年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武则天年间,女御使谢瑶环被赐尚方宝剑巡按江南。谢瑶环到苏州后,在民间义士袁行健的帮助下,诛杀恶霸,命令权贵退还农田,因此得罪权臣武三思、来俊臣,反被诬告通敌谋反,饱受酷刑。好在武则天得密奏后密赴江南,谢瑶环冤案终获昭雪。

        应该说,《谢瑶环》的故事并不是中国戏剧小说史上的“新鲜事”。类似的剧目比如《三打白骨精》《林冲夜奔》等反复被改编和移植,惩恶扬善的故事结构成为中国戏剧的经典,长久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为什么故事情节已然熟知,但观众还是百看不厌?这当然和这些故事切合了中华民族文化中追求正义、追求人性向善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心理有关。时光虽逝,而精神不朽,文化的特质因此而愈加鲜明。宋元以来的中国戏曲审美的脉络,似乎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这一点,还体现在《谢瑶环》这一故事结尾的处理上。田汉原剧的结尾是谢瑶环被残害致死。后来京剧界曾出现经李维康改编的版本,结尾是谢瑶环最后与袁行健归隐太湖。此次战友京剧团排演的《谢瑶环》,则将故事的结尾改成了谢瑶环被武则天及时赦免,恶势力被彻底摧垮,谢瑶环与袁行健抱头相拥。这显然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如果单从艺术作品的美感特征看,悲剧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喜剧。但是,中华文化追求和合的特质,让即使具备悲剧元素的故事,最终也会成为大团圆的结局。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并不少见,比如《西厢记》就先后经历了唐宋元3个朝代的改编,主人公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里主宰艺术形象面貌和命运的主要还是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和对一种文化精神的坚守。

        因此,尽管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可能使过去曾经很重要的某些艺术形式、品类失去曾经耀眼的光环,却无法抹去它们代表的文化精神特质,进而依然能在大众的审美世界中占据独特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就像中国书法艺术,尽管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用毛笔了,但书法作为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依然长盛不衰。所以,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科技怎样发展,传统戏剧都有着其他艺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一面。这一经典艺术形式,因为被深深渗进一种文化的精粹,进而本身就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穿越时空之限,长久滋养着人们的心田。在这里,决定一种艺术形式生命的,不是别的,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像《谢瑶环》这样的剧目,能够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多重裹挟下,依旧能靠一个老故事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文化生态的演化当中,优秀艺术作品并非像一个坚固的金甄,高悬于半空。走向繁荣的传统戏曲不能仅仅依靠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的故事结构,艺术表演作为传统戏曲之美的重要部分,依然是戏曲家们的“金刚钻”。经典戏曲作品在当代被不断再创造,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元素,艺术之美在这种传承当中获得了最大限度地挥洒——已成为当今戏曲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新的融入,都是符合艺术规律并被大众所接受的。著名戏曲艺术家罗怀臻曾经谈到一个剧团到某县演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导演专门让剧团买了60盏舞台灯,在表演时根本用不上,最后是在谢幕的时候让60盏灯一齐闪亮登场,当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因为那个县从来没见过这么辉煌的舞台。这当然只是一个手法比较拙笨的个案了,那么到底哪种融入才算是合适的呢?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提出的“质朴戏剧”理论,颇有借鉴意义。他认为“承认戏剧的质朴,剥去戏剧的非本质的一切东西,给我们不仅揭示出艺术手段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揭示出埋藏在艺术形式特征性深邃的宝藏。”这次战友京剧团排演的《谢瑶环》虽然也在舞美、灯光等方面有所创新,但叶少兰、丁晓君两位主演的深厚艺术功底则是该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脉相承的艺术实践当中,他们融进了50年来不同艺术家的演出经验,融进了众多艺术家对故事本身的理解,使他们在表演中更加生动传神,故事的魅力和京剧表演的独特之美得到自如地彰显。比如在“花园”一场中,“敢为百姓抱不平”“谢瑶环深宫九年整”等唱段,本来都是演员展示高腔的地方,但是丁晓君把功力放在了对情感的把握上,源自内心深处的唱词,让人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反复被戏迷们津津乐道。回归艺术本身,是这部剧成功的重要原因,也为当前振兴京剧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机关布景巧心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