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如何催生京剧新流派?
国粹京剧   2013-05-17 10:15:23 作者:罗 群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随着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开展、各类京剧大赛的举办以及京剧申遗的成功,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然而新时期以来,京剧界不再有新的流派诞生,这无疑成为京剧从业者和广大戏迷共同的遗憾,如何催生新的京剧流派也就自然成为备受重视的议题。

        笔者以为,要想创造新的流派,首先演员应该加强基本功的修炼和对本行当内既有流派的传承。某种艺术门类的成功创新,一定都是在该门类的技术与美学规范之内进行的,一旦突破,就不是“新”,而沦为“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出现过将真马、真车搬上京剧舞台的尝试,然而由于违反了京剧艺术“传神写意”的基本美学规范而无法获得观众的喜爱,从而被历史淘汰。反之,被观众和历史认可并传承下来的流派,如老生余派、奚派,则分别是余叔岩、奚啸伯在学习谭派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色而创造出来的。旧社会坐科学艺向来有“七年大狱”的说法,传统的戏曲教学模式(所谓“打戏”)往往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伤害,固然极不可取,但是长期的艰苦训练毕竟在客观上练就了艺人坚实的基本功。据说当年程砚秋有一次演出《红拂传》之前,饮酒过量以致酩酊大醉、视物不清,可他竟然仍能完成这一唱做并重的演出,且丝毫没有差错,其基本功之深厚可见一斑。也正是这样深厚的基本功,为他创造别开生面的程派艺术提供了保障。

        开创新流派不仅需要四功五法的修炼,还需要从业者全面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京剧演员应该多熟悉其他兄弟剧种的唱腔和表演手段,甚至兼习电影、话剧等艺术精华,并化为己用。旦行荀派的许多名剧,诸如《花田错》、《香罗带》等,都是从梆子剧目改编而来的。老生李派宗师李少春的《野猪林》脍炙人口的“大雪飘”唱段中,“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一句的唱腔就是从河南豫剧化用过来的;程砚秋的《锁麟囊》中许多经典唱腔,就曾从小生行当的【娃娃调】、中国苏南民间小调《哭七七》甚至西洋歌曲中获得灵感。以上谈及的还仅仅是唱腔的层面,而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一个流派的产生不仅需要唱腔的创新,还需要其他的表演手段与之配合。比如程砚秋精深繁难的水袖功,就是把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的动作化入京剧的身段而成。

        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流派间根本的差异,是艺术家对人物、人情、人性、人生之理解与体认的差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演员应该有意识地从中汲取营养,只有丰富了自己的心灵才能更深刻细致地把握戏中人的心灵,进而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人物、诠释人生。齐如山执笔的梅派名剧《天女散花》优美而奇幻的意境,就是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借鉴而来,显然是剧作家和演员深厚的文学、佛学修养成就了这出戏;程派名剧《金锁记》则是程砚秋按照当时新兴的时代要求和审美要求,吸收关汉卿原著《感天动地窦娥冤》之精髓,对传统老戏《六月雪》增首益尾发展而来的,出于对人物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他塑造的窦娥别有一番风情。

        此外,加强业内不同专业人士的合作,也是创生新流派的要件。当年的创派名家往往得到过文人的帮扶,比如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罗瘿公之于程砚秋,俱是伯乐、宝马相得益彰。这些文人根据演员的特色为其编写剧本,新的剧本自然就促进了演员开发新的表演手法予以呈现,这些新作后来也往往成为他们各自的代表剧目。另外,旧社会的戏班采用的是名角儿中心制,琴师、鼓师都需要傍着名角儿演戏,演员与乐队碰心气儿非常重要。由于名角儿都有私房的琴师、鼓师,三者之间共同切磋的机会极多。而新唱腔的诞生恰恰与乐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同样是【西皮流水】的过门,梅、尚、程、荀四大流派的胡琴伴奏却彼此不同,由于胡琴伴奏不同,梅、尚、程、荀所用锣鼓的位置、数量、力度也均有分别,与之相应的唱腔、身段设计也自然就大不一样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四大名旦迥然相异的艺术面貌和彼此争奇斗艳的京剧胜景。而现今的院团内,演员与编剧、与乐队的联系则较过去松散了许多,这对新流派的形成恐怕是不利的。

        最后,新流派的诞生还需要剧评者以及观众、媒体的宽容和支持,为从业者提供一个理想的创作环境。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京剧界的一桩往事:自2011年起,梅派青衣史依弘先后搬演了程派名剧《锁麟囊》以及昆曲名剧《牡丹亭》,引起轩然大波,“不务正业”“随意玩票”的苛责不绝于耳。笔者不禁为史依弘叫屈。程派创始人程砚秋曾经问艺于梅兰芳,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程派已然形成的情况下,上演过梅派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那么反过来,作为梅派传人,学习、演出程派剧目错在哪里呢?京剧大师梅兰芳擅长的昆曲剧目多达数十种,小生名宿俞振飞更是京、昆两门抱、两门红的典型代表,试问京剧演员学演昆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昆乱不挡”不正是素来评价高水平京剧演员的标准吗?不同剧种、流派的表演风格、规范固然有别,但是演分寸、演人物的戏理则是彼此相通的,况且京与昆、梅与程本就“沾亲带故”。本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多学多演,对演员提升艺术水准、创造新的流派而言大有裨益。戏剧不应是案头文学,它必须要多见观众才能完成自己。也许跨剧种、跨流派的表演目前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给有创新意识和胆识的演员多一些宽容和鼓励,给不完美以时间和磨砺,令其有机会走向完美,而不是当头一棒竭力扼杀。演员只有具备了全方位的、广泛深入的艺术体验,再加以大量的舞台实践,才能激发其艺术潜质、丰富其艺术手段,以便其塑造新的人物、演出新的剧目、创造新的流派。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