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舌尖上的京剧
国粹京剧   2013-12-16 09:53:48 作者: 的灰 来源:大连晚报 文字大小:[][][]

“粉墨登场”。

        不少朋友觉得京剧离自己很远,生活中全无接触。其实,作为一门扎根中国千年文化,曾经盛行百年不衰的民间艺术,京剧的影响力处处可见,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细细想来,也有很多与京剧相关。

        “跑龙套”,常用来表示从事无关紧要的小活计,其实是一句京剧术语。京剧中无名无姓的群体角色:侍从、兵卒、百姓……称为“龙套”,因最具代表性的戏服为一身绣龙的“龙套衣”而得名,唱念极少,跑来跑去地走位居多,所以做这个工作称为“跑龙套”。另一个常用词“玩票”,表示从事非本职工作的活计,也是京剧术语,“票”即“票友”,因早年业余演出京剧的八旗子弟需持“龙票”而得名,指的是登台演戏的非专业演员。既然不是本职,有游戏之意,所以做这个工作常被称为“玩票”。

        我们形容一个人唱歌好听为“有腔有调”,难听为“没腔少调”,“腔”和“调”都是戏曲概念,指旋律和音阶,京剧唱念的关键所在。类似的常用词还有“有板有眼”、“一板一眼”、“荒腔走板”等,“板”和“眼”都是京剧演唱中节拍的概念,强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为“眼”,组成“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等多种板式。所谓“有板有眼”、“荒腔走板”,原都针对节奏是否准确而言,“荒腔”就是音调错了,“走板”就是节奏乱了,现已引申为是否按照规范办事的含义。

        还有常用词“叫板”,也是京剧术语,原指用念白或动作的特殊节奏,引出相应节奏的唱段,现在普遍用来表示挑战或挑衅。联想起在京剧中的本义,意境殊途同归,倒也算是妙用。还有常说的“亮相”,也是来自戏曲舞台,指的是演员出场或是某一表演段落结束时一个有力的定格,和现在的引申含义一样,都是指集中展示给观众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瞬间。

        “打圆场”和“大打出手”这两个词大家都熟悉,其中“圆场”和“出手”都是京剧动作程式,看过京剧之后,更容易理解前者的周到圆融和后者的激烈火爆。“走过场”也是京剧程式,指极短的穿场表演,现在常用来表示敷衍了事。还有“粉墨登场”,一望可知是来自戏曲:又涂粉彩又描墨色,活脱脱就是在形容京剧演员上妆勾脸的过程呢。

        另有一个值得研究的常用词“压轴”,现在都用来表示全场最后一个节目,实际上这个词的本义,指的是京剧演出中倒数第二个节目。早年梨园称武戏为“胄子”,当时京剧演出不像现在这样短,每场至少要七八个小时,连续多出剧目,为留住观众,越到后面的戏码越硬,最后一个节目都安排阵容强大的热闹武戏,称“大胄子”;倒数第二出戏也要特别硬整,通常都是名角的看家好戏,才能镇得住场,称“压胄子”。演变到后来,就形成“大轴”与“压轴”二词。如今也有人提议应继续称最后一个节目为“大轴”而不是“压轴”,但是就算在京剧里,末场以集体武戏作为“大轴”的惯例也早已湮失,真正收梢的都是“压轴”了,那么统称最后节目为“压轴”也无可厚非。

        所以啊别再说京剧离我们很远,它就在我们身边,眼前,手里,每日都在应用的舌尖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谢葆真》:革命女性的传奇人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